-01- 成长规律 注意力的持续性、稳定性的发展会对儿童未来的学习、情绪和人际关系等产生重要影响。 多动症是一种注意力缺陷障碍,其症状一般在儿童7岁前显露,如果父母可以早发现、早干预,效果会更好,但也要防止将多动的儿童简单地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0~5岁的幼儿总是“坐不住”,是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性高,抑制力差所引起。 噪声影响是造成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原因。噪声有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两种。自然噪声,如:马路上车辆、行人的嘈杂声;雷声、雨声等。人为噪声,如:家里的电视音量过高等。 多动症是注意力缺陷障碍症(ADHD)的俗称,是指一些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儿童表现出分心、好动、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 多动症会影响儿童未来各方面的成长。只要经过恰当的训练和正确的干预,多动症的儿童也能有所成就,如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 很多家长和老师容易误以为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活泼的儿童患有多动症。有调查发现,在医院的门诊中70%的儿童是被误认为患有多动症。因此,请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目前,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多动症患者的脑部存在结构性和功能性的病变。很多患者在儿童期没有受到重视,没得到及时的治疗,结果造成性格的异常,遗憾终生。 多动症儿童的诊断通常依据以下四个最基本的症状来进行。 极易被外界任何细微的变化所吸引,将注意力转向无关的事物。在日常生活和各种实际活动中,表现为做事极不专心,易分心,不能善始善终。 多动症儿童通常极不安宁,过于活跃,易于唤起。若要求他们长时间安静地从事某项活动则难以做到,因为他们难以控制自己的身体。 无论是高兴还是悲伤,达到情绪极端的速度和强度都比同龄儿童快。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为活动量大,不能安稳坐定,上课时常扮鬼脸逗同学发笑等。 冲动性强。多动症儿童往往行动前缺乏思考,既不计后果也不考虑规划。 因此在实际生活、学习中,表现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常常会做出违反纪律的事或危险性的动作与破坏性行为,甚至出现伤人伤己的状况。比如,做游戏时,经常会突然搞破坏。 延迟满足困难。多动症儿童难以为一个长远的目标而工作,他们缺乏耐心,不能等待。 多动症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注意力集中方面确实与其他同龄孩子相差很大,医院寻求专业的诊断和帮助。 -02- 养育策略 在游戏中培育注意力 游戏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形式。游戏活动可以增强孩子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稳定性。 “什么东西不见了” 游戏目的:训练孩子的注意广度以及在注意基础上进行记忆的能力。 游戏准备:3~5件玩具。 具体游戏:在桌上摆放几件玩具,教孩子认识并说出玩具的名称,记住玩具的种类。 然后,让孩子闭上眼睛,家长拿走其中一样或几样玩具,并问孩子:“什么东西不见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忆、查看、寻找。 家长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类似的游戏方法。 培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可以训练孩子养成根据特定目标自觉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如: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孩子发挥想象,用积木搭一座房子。规定时间可以促使孩子集中注意去完成任务。孩子按要求完成任务后,家长应给予奖励,以巩固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行为。 又如:可准备两幅除了少数几个地方外基本相同的图片,让孩子在规定时间里从中找出不同。 创设氛围 家长要避免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如在孩子看书的时候不要看电视、大声议论; 在孩子学习或者游戏的时候,不要过度关心地在一旁唠叨; 更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房间接待客人,使他无法集中注意力。 家长最好每次只让孩子做一件事,例如要避免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另外,当孩子在做感兴趣的事时,不要去干扰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