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治验1例

时间:2020-8-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儿童抽动症是指发生在儿童期的一种肌肉抽动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无目的性的眨眼、挤眉、龇牙、做怪相、耸肩、转颈、点头、躯体扭动、手臂摇动或踢脚、下肢抽动等,情绪紧张时加剧,精神集中时减少,睡眠时可消失,是一种突然、短暂、重复、刻板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的抽动发作,又被称为习惯性痉挛综合征、抽动综合征、短暂性抽动障碍等。对于该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体质、情绪以及药源性等因素有关,亦有人以“学习理论”来解释。治疗上主要以心理行为疗法、行为矫正,以及辅以镇静安定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短暂性的患儿如果治疗得当,预后一般较好,但也容易转成慢性,反复难愈。

中医并无儿童抽动症的系统论述,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因风(邪)善行而数变,一般认为该病与风邪致病有关,而且多无明显外感史,因此主要考虑内生风邪为患。

以下是本人近期治疗的一例多动症患儿。仅供诸位参考。

患儿,男性,7岁,其母亲代诉患儿以前出现过挤眼的现象,后来经过治疗后缓解,近来又无明显诱因出现频繁挤眼、抽动鼻子以及努嘴,医院医生认为是因其眼内结石刺激导致,只需挑出结石即可,但因不能配合而放弃。从视频上可见(因保护患儿隐私未附,下有视频截图画面),患儿频繁不自主地做闭眼动作,伴随抽动鼻子及努嘴,这种情况持续有近两月余,并无咽痒、流涕等其他明显不适。

发病以来脾气暴躁,易激怒,夜半盗汗明显,有时莫名睡梦中啼哭,大便数日一解,胃口尚可,小便正常,舌苔如下图所示:

综合以上症状体征,考虑为小儿抽动症的可能性大,中医考虑为心肝阴虚,阳明积热,化风上扰,经络不利导致。我建议以汤药一试,如若无效再做打算,其母说患儿不能吃苦物,希望汤药能照顾到这点,我只能说好。遂处方如下:

北沙参12g茯苓10g生薏米18g白芍18g

炙甘草6g木瓜10g焦三仙各18g葛根12g

天花粉10g浮小麦18g生黄芪12g钩藤10g

3副。

嘱其母煮开后小火熬25分钟,每次饭后1小时服用,每次ml左右,日3次。

上方服药3付以后,患儿抽动鼻子以及努嘴的症状明显改善,盗汗减少,大便能隔日一次,但仍频繁挤眼,伴有时眼痒,又见夜间哭闹而不自知,考虑阳明积热虽清,但肝风仍盛,遂于原方中加杭菊花8g、白蒺藜10g,白芍加量至22g,再照法服用3副。我本来想用桑叶而不用白蒺藜的,虽然之前请教研友时他说对于怕苦的病人可以于方中加入少量的甜菊矫味,但考虑到患者购买不方便,还是用了白蒺藜而不用桑叶。经3副药治疗以后,患儿抽动症明显缓解,只是偶尔出现挤眼现象,仍属协调而无病象,但尚有后背心盗汗、夜间哭闹,这是肝阴未复,肝心郁热未清的表现,于是在前方基础上去菊花、葛根,加合欢花6g、百合12g,嘱其再喝2副以做巩固。

两周后随访,其母代诉患儿抽动症的症状几乎消失,盗汗减少,但出现每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期间必于梦中惊醒哭闹,须好生安抚才能再次入睡。根据症状,仍考虑肝心本脏病,建议其母自购莲子带芯适量,再以莲子:莲子心=1:2的数量配入莲子心,加上竹叶心少许、冰糖一块煎汤服用(大概莲子带芯15g、莲子心3g、竹叶心6g,加冰糖适量),因为药店无竹叶心,于是自行换成竹叶,服汤当晚即哭闹程度大为减轻,第二夜许开始便不再哭闹。

儿童抽动症,虽然中医教科书上未有相关论述(只有小儿多动症的),但取类比象,可从肝心论治而无差缪,只不过或在表的风邪较著,或本脏病更显,须要我们在用药时斟酌权衡罢了。

一箪先生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