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怎么样 http://m.39.net/pf/a_8498648.html日常生活中有时可见部分孩子挤眉弄眼、歪嘴、转头、耸肩,或者嗓子发出奇怪的声音等,此时家长们要注意,有可能是抽动症。该病多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以男孩居多,且近年有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发育,多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情绪障碍等疾病,生活中其常易被家长忽略,误以为是孩子习惯问题,而受到责骂,或以为是眼病、喉病而看眼科、五官科,从而延误治疗时间,使患儿病情加重。现在我们就针对临床上家长常见的一些疑问,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 01 抽动症具体有什么表现呢? 最新国际诊断标准主要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为参考,把抽动症分为Tourette综合征、持续性(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短暂性抽动障碍3个主要类型,表现主要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大类。 01 运动性抽动 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多位眨眼、斜视、撅嘴、摇头、耸肩、缩颈、伸臂、甩臂、挺胸、弯腰、旋转躯体等。 02 发声性抽动 即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表现为喉鸣音、吼叫声,可逐渐转变为刻板式咒骂、陈述污秽词语等。 40%~55%的患儿于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之前有身体局部不适感,称为感觉性抽动,属于先兆症状(前驱症状),年长儿尤为多见,包括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感觉。 02 为什么会得抽动症呢? 其实对于儿童抽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主要考虑与遗传、心理、环境、感染等因素有关,其中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家庭管教方式、感染后自身免疫损害等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 03 得了小儿抽动症怎么护理呢? 1 日常护理 保证合理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紧张或兴奋激动等;饮食上避免多食清淡含维生素高的蔬菜和水果,尽量不喝含咖啡类的饮料以避免过于兴奋,避免海鲜如鱼虾及羊肉、油炸食品、辛辣食品等。 2 居室环境 多发性抽动症的孩子存在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应尽量使环境安静、减少噪音,可适当播放一些古典音乐、小夜曲等缓慢、柔和的音乐,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 家庭环境 父母首先应正确认识到抽动症患儿所出现的症状并非孩子有意为之,应注意教育方式,不能因此责备孩子,必要时可与学校取得联系,鼓励孩子正常学习及参加活动。对于秽语孩子,要正确指导文明语言的使用;对于眨眼较频繁的孩子,应严格控制电子产品观看时间等。 4 心理疏导 抽动症患儿多敏感,有时会因控制不住的症状而受到同伴的嘲笑、讥讽,产生自卑心理,此时应耐心地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帮助他树立信心,或适当户外活动,帮助情绪释放。 重点来了 ! ▼天津专家空降西安▼专家将现场为您解答 抽动症、多动症患儿日常护理等问题 ▼会诊信息▼时间 11月10日(本周日)8:00-12:00 地点 医院门诊2层国医回春堂 (西安市灞桥区米秦北路9号) 专家介绍 专家:戎萍(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简介:主要以小儿脑系疾病、肺系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目前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获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局级课题1项;参加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5项;参编学术著作2部,发表论文10余篇。 专家:郭延昭副主任医师 简介:在长期应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神经精神系统等脑部疾病临床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尤其对癫痫、抽动症、多动症、脑瘫等小儿脑病方面,应用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穴位埋线等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的成绩。参与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5项,负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横向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 业务专长:以癫痫、抽动症、多动症、脑瘫等小儿脑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与康复为主要研究方向。 预约通道已开启! 长按“识别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