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佐使 麻杏石甘汤 治疗小儿反复发热案 谁道中医慢?且看中医治疗小儿反复发热效如神。 医/案/分/享 欧阳某,女,4岁5个月。 患儿家属诉患儿自今年三月初开始出现咳嗽,高热,医院就诊后给予口服抗生素及退热药退热处理后病情可缓解。 但停药三四天后再次出现咳嗽发热,至廖主任处就诊前一周因停用抗生素三天后再次出现咳嗽高热,同时伴有腹痛,医院就诊,给予金振口服液及退热药口服,服药后病情无缓解。 医院就诊给予抗生素及猴耳环消炎颗粒治疗,患儿服药后咳嗽由原来的干咳变为咳嗽伴有喉间痰鸣,腹痛加重。4月11日凌晨发热最高至39.8℃,无大便,患儿烦躁不安,胃纳差,精神差,尿少。 年4月12日下午至廖主任门诊初诊 患儿反复发热伴咳嗽1月余(家属代诉),现腹痛,咳嗽,咳声重着沉闷,无痰咯出,烦躁易怒,躯干皮肤灼热,四肢冰凉,胃纳差,不欲食,不欲饮,大便不调,舌红起芒刺苔干薄黄。 中医诊断:发热—痰热互结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廖老师指导予少商、商阳放血,内服予麻杏石甘汤及小陷胸汤加减。 处方如下: 法半夏5g,瓜蒌皮5g,桔梗10g,苦杏仁10g生石膏30g(先煎),炙甘草5g,麻黄3g(先煎)冬瓜子15g,苇根10g,鱼腥草10g,先予1剂水煎服。 嘱患儿家属返家后给予行清天河水推拿按摩。 药后反馈(患儿家属在家记录) 1.19:45家属测得患儿体温为40.2℃,予当下煲中药。 2.20:30开始少量多次服用中药。 3.22:00点体温降至39.5℃,继续喂药。 4.23:00体温降至38.8℃,并解一次大便,量少,质硬,继续间断服药, 5.第二日凌晨1:30患儿体温降至38.4℃,患儿主动要求喝水,再继续服用中药,患儿再解一次大便,量多,质稀,解大便后腹痛明显减轻,精神好转,咳嗽缓解,不间断给予服用中药。 6.6:30体温降至37.3℃。 年4月13日9:30二诊 患儿已热退身凉,咳嗽明显减轻,精神轻松,无烦躁不安,舌红芒刺减轻,廖老师予前方减少部分药物剂量加山楂。 处方如下: 法半夏5g,瓜蒌皮5g,桔梗5g,苦杏仁5g,生石膏30g(先煎),炙甘草5g,麻黄3g(先煎),冬瓜子10g,苇根5g,鱼腥草5g,山楂10g,3剂,水煎服。 3剂药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