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医视角下儿童抽动障碍的病因

时间:2021-8-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鐭冲鏁忎腹鑺亸鐦兌鍥? http://pf.39.net/bdfyy/zjft/150517/4624710.html

庚子豆蔻第期

每周一期,长伴爱好中医者

导读:从中医角度看待儿童抽动障碍,病位在肝,置于五脏之中,推演病机,为临证思路铺好路。

中医视角下儿童抽动障碍的病因病机

儿童抽动障碍,即我们所说的儿童抽动症。门诊遇到过一些这样的患者,家长对于这个病的认识经常和多动症混淆,并且很容易忽视这个病的危害,我将分三期介绍此病的病因病机,临证思路及临床案例分享,帮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这个病。

一、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是一种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主要表现为快速,不自主,无目的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可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性动作或思维以及其他行为症状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本病起病于18岁以前,学龄儿童患病率最高,常以频繁眨眼为首发症状,早期可自行缓解,抽动常因感染、精神紧张等因素加重或复发。

二、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

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纷繁复杂,但是总体表现为突然短暂,重复刻板的一组或多组肌肉抽动发作。运动性抽动可表现为眨眼,挤眉,呲牙,做怪相,耸肩,转颈,点头,躯体扭动,手臂摇动、踢脚,下肢抽动等;发声性抽动可表现为干咳声,吼叫声,吭吭声,随地吐痰,发音时重音不当,不自主秽语等,这些症状会在情绪紧张时加剧,平时精神集中时间减少,睡眠时有消失。

三、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要点

1.一种或多种运动性和(或)发声性抽动,表现为突然、快速、反复、非节律、刻板的动作或发声。

2.抽动1天发作多次;每天发作或有间歇。

3.上述症状引起明显的不安,影响社交,就业和其他重要领域的活动。

4.18岁以前起病。

5.抽动症状不是直接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如亨延顿舞蹈症或病毒性脑炎)所致。

四、中医角度下的病因病机

本病以肌肉抽动或喉中发出怪声或口出秽语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肝风证”、“慢惊风”、“抽搐”、“瘛瘲”等范畴。

上述几个中医病证名的病位均在肝,并与心、肺、脾、肾相关。肝脏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为风木之藏,主藏血,藏魂,其声为乎,其变动为握,其开窍于目。所以不自主的运动,如挤眉,噘嘴,皱眉,摇头,抖肩以及怪声秽语等均与肝风妄动有关。

病位在肝,并与其他四脏有关,我们可以依照五行相生相克及制化理论,推演总结其发病的六种病机。可概括为“气郁化火”、“脾虚肝亢”、“肺失宣肃”、“脾虚痰聚”、“肝肾不足”、“阴虚风动”。

《素问·五行运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1.根据相克理论,本脏之气太过,为打破平衡的开始,即肝气本身太过——气郁化火。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情志失调,五脏失和,则气机不畅,郁而化火。化火则易引动肝风,则见挤眉、眨眼、张口、撅嘴、摇头耸肩等症状。另一方面,气郁化火,又易耗伤阴精,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则可以见伸头缩脑,肢体颤动等症状。

2.“其不足,己所不胜侮而乘之”——脾虚肝亢。

脾主肌肉四肢,主意主思,开窍于口。“小儿脾常不足”,一方面,饮食失节,过食寒凉,常吃零食或患病用药损伤脾胃,脾气虚弱,木乘脾土,脾虚肝亢,故可见口努嘴张,挺胸鼓肚,四肢抽动。另一方面脾虚痰滞,气道不利,故有痰鸣怪声,意舍不藏则心神不宁,注意力不集中。

3.“其不足,己所胜轻而侮之”——肺失宣肃。

“小儿肺常不足”,肺为五脏之华盖,外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首犯于肺,肺气不足,肺金有病,不能正常克制肝木,又“肝常有余”,肝气更旺盛;肝木乘土,致脾虚肝亢,土虚木摇;“肝从左而主升,肺从右而主降”,肺与肝在五行中相克,在气机升降中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肺失宣肃,气机失调,肝气亢逆,则出现吸鼻,清嗓,干咳,眨眼等症状。

4.病理产物所致——脾虚痰聚。

饮食偏嗜或病后失养,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聚而为痰,痰湿或壅塞胸中,或蒙蔽心神,则胸闷易怒。脾气乖戾,则发怪声,脾虚肝旺,木亢生风,则见噘嘴,咧嘴,摇头,四肢抽动等;若痰瘀化火,痰火上扰心神,则发秽语粗言等。

5.先天不足——肝肾不足。

“小儿肾常虚”,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致精气不足,肾主藏精,为人体元阴、元阳之所聚;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精血同源,肾精气不足,不能涵养肝木,筋脉失养,则肢体抽动。

6.阴虚风动。

素体真阴不足或热病伤阴,或肝病及肾,肾精亏虚,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故肢颤头摇,阴虚则火旺,木火刑金,肺阴受损,金鸣异常,故见吼声。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则秽语不断。

儿童抽动障碍病位在肝,而置于五脏之中,有虚有实,病初多实,迁延日久不愈亦转为虚症,病理演变以风痰鼓动为主。

扫码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