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座谈会、举行揭牌仪式、慰问患儿,12月3日,医院(下称“医院”)新儿童康复区揭牌。未来,以儿童康复区的建设为新起点,该院将把儿童康复科打造成为佛山西部地区的儿童康复基地。 医院新儿童康复区揭牌。珠江时报记者马一右摄 创建一年多为患儿三迁治疗区 上午10时30分,医院新儿童康复区揭牌仪式座谈会在该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会上,该院儿童康复科主任、康复医学副主任医师史晓杰重点介绍了该院儿童康复发展概况及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情况。 医院新儿童康复区揭牌仪式座谈会在该院学术报告厅举行。珠江时报记者马一右摄 为给患儿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自年7月至今,该院儿童康复科的创建经历了一次医疗版的“孟母三迁”:从15㎡的手工艺治疗室起家,到搬至老子健康学院,再到新建成㎡的儿童康复区。 如今,该院儿童康复科含门诊、住院部和康复治疗区,可收治患有脑瘫、智障、孤独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高危儿、儿童斜颈、面瘫、儿童抽动症、多动症的儿童,已成为佛山市残联康复救助定点康复服务机构、佛山市中医儿童康复联盟单位、广东省“蓝橙丝带”言语健康公益行动牵头单位。随着该科室影响力逐渐扩大,西樵周边镇街如南海九江、丹灶以及禅城南庄,甚至云浮、梅州、深圳等地,都有患儿家庭慕名前来。 “目前,在我院接受残疾人康复救助的患儿有18人,大多数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都得到明显的康复。”史晓杰举例,好些入院时无法独自站立的患儿,在经过数月至一年的康复治疗后,如今都能独自站立,其中有个患儿如正常儿童一样可以行动自如地逛商场。 对此,佛山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周亚明、西樵镇卫生健康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晃为医院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点赞,并认为该院成立儿童康复科给佛山和周边地区的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带来了福音。 中西医结合治疗点燃患儿康复希望 座谈会后,医院院长陈钢带领众嘉宾参观新儿童康复区,为正在做康复治疗的患儿送上慰问小礼物,并举行揭牌仪式。 患儿开心接受慰问小礼物。珠江时报记者马一右摄 “以前欣欣(化名)右手的拇指只能和食指捏在一起,现在和其他三只手指都能灵活触碰了。”现场,一位叫做欣欣的女孩正在做上下肢主被动训练,其母亲李女士在一旁进行适度引导。 李女士说,欣欣因为早产缺氧的缘故至今7周岁还不会走路,在老家做过几年治疗都不大见效。李女士现住丹灶,这一个月来,她每天上午带着欣欣来该院做康复治疗,下午回家给欣欣做按摩、运动等家庭训练。 欣欣(化名)正在做康复治疗。珠江时报记者马一右摄 “虽然累了点,但我会一直坚持,因为这里拥有先进的康复器材和治疗水平,让我看到了欣欣能够站起来的希望。”李女士坚定地说。 现场可见,新儿童康复区内设运动治疗区、作业治疗区、言语治疗室、针灸推拿室等多个功能治疗区,6名固定的儿童康复治疗师正在采用小儿推拿、耳穴压豆等中医传统疗法,结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物理疗法等现代康复技术,一对一为患儿进行康复医疗服务。 史晓杰介绍,依托省级医学重点培育专科康复医学科的技术力量和先进设施,儿童康复科日均开展康复治疗30多人次。“未来,我们将把儿童康复科打造成为佛山西部地区的儿童康复基地。” “康复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造福一方社会。”陈钢表示,残疾儿童康复事业是市政府的民生工程,是百姓的暖心工程,是一项影响儿童未来的公益事业,该院儿童康复科将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助力更多残障儿童健康成长。 完 文:珠江时报记者马一右通讯员李文洁 编辑:柳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