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注意到孩子频繁眨眼、吸鼻子、耸肩膀的小动作?这可能是他们的身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 在中医的理论中,这些抽动症状实际上是肝脾功能失衡的表现。肝主筋膜,脾主筋肉,当阴液不足,筋脉失去滋润,就容易引发抽动症。 我曾接诊过一个8岁的孩子,抽动症病史已经长达3年。最初家长以为这些症状是过敏性鼻炎或结膜炎,然而眼药水并未解决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愈发严重,今年更是出现了咧嘴、眨眼、耸鼻子、吸肚了等一系列症状的大爆发。 所以抽动症这个疾病,如果我们不去寻找病因,只是单纯的控制表面症状,那只会越来越严重。于是结合我的“三调五护法”,给孩子辨证开方服用,同时调节饮食和注意规律作息,一段时间后,孩子面部动作几乎没有了,最后一次复诊,还有轻微的鼓肚子,巩固调理后孩子就没再来复诊。前几天回访,爸爸说孩子一切正常。 其实,抽动症的治疗不仅靠药物,改善家庭氛围,让孩子身处比较放松、充满温暖的环境里,得到长期滋养,也非常重要。当孩子逐步放松,不再过度紧张,身体的抽搐情况自然会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