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会把你的孩子怎样,但外面的世界会

时间:2016-11-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生活中,我们总是对这样的情景不陌生: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乱蹦乱跳,影响到他人,家长总是会这样替孩子辩解:"孩子还小不懂事,你别介意啊。"

好像孩子小就是不懂事的理由。因为孩子还小,家长放弃了教育孩子明辨是非,这样的孩子即使长大后,也依然是不懂事没教养的大人。

父母对孩子的放任,总有一天会还到孩子身上,当他长大后被残酷社会狠狠教育的时候,他就知道,无论大小,教育和教养都是不该缺席的一课。

所以,别再为孩子的没教养找借口了,更加不要变成"熊家长",家长的教育,无论孩子多小,都不该缺席。

年龄小不是胡闹的理由

看电影的时候,偶尔会碰到这样的小孩:在电影开始后,静坐一会儿就坐不住了,开始满场乱跑。而做父母的呢,也不出声制止,就任由孩子在电影院吵闹,蹦跶。

同学给我讲过她遇到的一件事情,她十二岁生日的时候,同学朋友送了很多礼物。有朋友送了一个精致的音乐盒,漂亮极了。刚拆开,被一起来的表妹看到了,5岁的她很喜欢,就直接张口问她要。同学不是很乐意,怎么说也是朋友送的礼物。可是她不给,表妹就又哭又闹,有趣的是同学妈妈的态度,她很大度,很宽容地直接把礼物送给了表妹。理由是她那么多礼物呢,送一个给表妹又无妨。

肯定有人会不以为然,理由也能找出一大堆,"孩子淘气是天性啊,活泼点才惹人爱。""亲戚家的小孩,给她又怎么了"……

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态度总是宽容的,心软的。他们理直气壮地说:"他还小,不懂事,你就让让他。"所以,小就成了天然的护身符,自带有理光环,我小我有理,就可以不懂事,就可以被原谅。

真的是这样吗?

熊孩子背后总是站着一个熊家长。孩子小,爱玩,爱闹是天性,但也因为小,他们对于是非对错,并没有成人那么清楚明白。他们会凭着天真的本性做事,没有父母的引导教育,这些本性导致的后果,有些在成人眼里无伤大雅,如电影院里跑跑,拿走姐姐的礼物……有些则可能导致很严重的伤害。

新闻中曾经报道过一件事:因嫌楼外施工的电钻声太吵,正在8楼屋内看动画片的10岁男孩,一气之下用小刀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致使其悬在半空动弹不得,经消防大队紧急出动后才将人安全救下。面对警方的询问,小孩说,"我当时在看《喜羊羊》,外面钻机打墙的声音太吵,我就用刀子把绳子割断了。"

更扯的事儿还在后面,孩子的爸爸在赔偿的时候,只赔偿了一!条!安!全!绳!

所以,别再拿"小"说事儿了,每个熊孩子的背后必然站着一位熊家长。他们的熊行为,都是家长放任的结果。

你不去教育孩子,总有人替你教育他

有个故事说一位母亲在网上发帖说:在餐厅吃饭,就因为儿子稍微调皮了一点就被打了一耳光!气得她现在还在发抖。

原来,这位母亲带儿子去附近的餐厅吃饭,她儿子喜欢到处跑跑看看,几次去骚扰吃螃蟹的邻桌,最后因为跑到隔壁桌上去抓螃蟹,被别人把手甩开后,动手打了这桌的人,结果被回打了……这个母亲愤愤不平的点大概就是我孩子小,调皮点很正常,你怎么能和他一般见识?

他小,可做妈妈的你还小吗?你难道不知道约束一下自己孩子的行为吗?

孩子再小,总是要长大的。做家长的现在就放弃了教育孩子的权利,以他小的名义原谅他,甚至要求别人原谅他。那么,有一天,当他走出学校,走上社会,再做出一些熊行为的时候,没有人会对他再宽容了。

你的孩子,你不去教育,总有人会代替你教育他。但愿到时候你不会后悔。

没教养的孩子,长大也不能懂事

我相信还会有很多家长会说类似于"孩子长大了就会好的"的话,孰不知,在溺爱和错爱下长大的孩子,同样不会被社会所"原谅"。

有一个学生,喜欢钻研奥数,走路慢慢吞吞总爱迟到,同学给他起了个雅号叫"奥特慢"。后来他被父母送到英国念高中。有一次回国,他给我们讲了个经历,说对自己感触很深。原来他假期去一家华人开的中餐厅打工,结果第一天上班就迟到了五分钟,于是被解雇了。

他没有想到,第一次因为迟到所受到的严厉惩罚,竟是丢了饭碗。而最令他醍醐灌顶的,是那个华人老板的最后忠告:"小伙子,如果我不解雇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残酷!"

在中国式教育的娇宠之下,让学生罚站也如走钢丝,迟到自然可以逍遥法外。但多年以后,因一种积习所引发的重创,这该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多年前,有一位班主任,处理过一起校园单车失窃案,案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主演就是班上的一个熊孩子。单车物归原主后班主任将学生和学生的家长叫来,准备和家长与犯错的孩子好好聊聊,孩子的父亲却说:"我们家不差钱,孩子就是一时贪玩,说多了会伤害他的自尊。"

也许,这位天真的爸爸认为,有钱即不算窃,贪玩就不犯法。

多么可笑。

今天我们替孩子抵挡残酷,明天谁为他们买单

老家的一个叔叔,对独生子也是极尽宠溺。孩子结婚时,为了不丢脸面,彩礼给女方最高规格,新房咬咬牙买一百三十多平的,家具家电都按孩子的心意来,婚礼自然也是县城豪华版。婚结完了,我那叔叔也欠下了将近二十万的外债。他心疼儿子,加上觉得自己才50岁出头有能力赚钱,所以早就和儿子说好,所有债务他一人承担。

但天有不测风云,这位叔叔在给人做装修时意外受伤,丧失了干重活的能力,也不能再过度劳累。婶婶原本就是普通的家庭妇女,靠帮人做钟点工接接孩子做做饭,一个月赚个千儿八百的吃饭钱。这种情况,当初结婚欠下的外债老两口自然无力偿还,当初借给他们家钱的亲戚朋友转而向叔叔的儿子讨债。

新娶的儿媳一听自己平白背上了小二十万的债务,自然心不甘情不愿,经常和老公吵架,连带着骂叔叔一家都是骗子。

叔叔的儿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那种绝望无助,让这个从小被呵护起来的大男孩几近崩溃。为了麻痹自己,整日在外头喝小酒逃避见父母和媳妇。

不可否认,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度过一生,他们往往把孩子看得比自己更重要。不管孩子多大,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宝贝。可有一个事实无法改变: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承不承认,孩子长大了就是长大了。

1岁,他们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开启远离父母的模式。

3岁,他们背上小书包,离开爸爸妈妈,和小伙伴们快乐相处。

6岁,他们进入小学,进入十年寒窗的第一阶段。

12岁,他们开始读初中,有了喜欢的男孩或女孩,心里话宁愿和小伙伴分享也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诉说。

15岁,他们进入高中,为了自己独立自主,开始激烈地和爸爸妈妈的安排做斗争。

18岁,他们多半读了大学,可能有了自己的女朋友或男朋友,就算我们追着问他们在哪里,听到的也可能只是搪塞或谎言。

二十多岁,他们要结婚,我们依然愿意倾囊相助,却发现越来越无能为力。

他们上幼儿园,我们担心他们被个头更大的孩子欺负;他们读小学,我们担心老师的批评会让他们失去自信;他们上初中,我们担心他们因为早恋而受伤害,影响学习;他们读高中,我们担心他们成绩不好读不了好的大学。

幼儿园放学,我看到让人感动却感觉不舒服的一幕:一个不知道是奶奶还是姥姥接孙子放学。孙子五六岁,手里空无一物,而老人左手拎着一大袋子菜,右手拎一大包孩子的被褥物件,背上背着孙子的书包。因为行动迟缓,孙子还一直催促着:“哎呀你能不能快一点,不然回去看不了动画片啦!”

美好的人生来自于对生活不如意的乐观应对,我们替孩子挡在门外的残酷,生活迟早会还给他们。

所以,与其把孩子层层包裹在我们自为是的保护里,不如早一点适度放手,让他们接触这个复杂的世界,以免有一天生活突如其来的变故,把毫无战斗经验的他们压垮。

我只是想叮嘱一句——孩子,长大之后没有儿戏,校园之外没有温室!

请记住,外面的世界不会轻易原谅你!

亲爱的孩子,老师是不能把你怎样,但外面的世界可以。

亲爱的家长,你可以原谅孩子,但外面的世界不会轻易原谅。

孩子的成长没有儿戏。

丹辉好父母,成就中国好家庭。









































北京治疗白癜风方法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