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摇头干咳一一一一警惕小儿抽动症

时间:2016-1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王医生:不打针不吃药,只需大手揉小手!

两个月前,工作室来了个10多岁的倔男孩。妈妈说孩子脾气暴躁,爱顶嘴,生气了会扯掉衣服,在学校喜欢打架,回家玩手机电脑。情绪不稳定,专门看过心理医生,医生给他测过仪器,结果是脑电波很混乱,让他去上海治疗,在瑞安没有办法。我问她孩子平常是否有眨眼,摇头。她说有。我告诉她,那不是简单的心理问题,他是得了抽动症。后来经过20天针灸治疗,现在这孩子一切正常,又健康又随和。

另一个是个4岁的小孩,长得文文静静,可是不知为什么小毛病特别多,清嗓子、干咳、摇头。吃过很多中药不见好。爸爸带孩子来时,只是想抓点中药降火,止咳。我告诉他,那不是一般的上火咳嗽,是小儿抽动症。用了针灸治疗2个疗程,痊愈。

小儿抽动症的症状:

1、运动抽动:(1)简单运动抽动。表现为皱鼻、眨眼、挑眉、舔唇、伸舌、摇头、点头、弹指、耸肩等交替发生。:(2)复杂运动抽动。表现较完整或较为缓慢的抽动,如面部的抽动、眼球的转动而引出的某种特殊表情;手足或肩臂做出某种姿势,这些动作常遭周围人的误解甚至厌恶,间接地使患儿变得孤僻退缩,最终可能导致个性及社会功能障碍。

2、声音抽动:(1)简单声音抽动。如不断咳嗽、清嗓子、发出“啊啊…”“吭吭…”等不自主的声音。(2)复杂声音抽动。表现为一些有意义的短句,或者更为复杂的句子;也有的表现为刻板的重复完整语句,甚至是秽语。

3、其他行为障碍:(1)注意缺陷学习困难、情绪不稳,甚至发生攻击行为(2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表现强迫检查,强迫清洗,强迫计数等。(3)患儿虽然学习困难,但是智商却很正常。有些患儿可能出现有轻微或不稳定的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非特异性脑电图改变,但大多数脑CT检查正常。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疾病,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早期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3~4):1,据有关报导,发病率达4%--23%。但是不少家长和医生往往忽略了,看到孩子眨眼、清嗓子,误以为是眼病、喉病而看五官科。也有的人认为抽动症长大以后会自然痊愈,对早已是病态的孩子不引起重视,延误了治疗良机。这不仅给患儿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小儿抽动症的病因:

1.遗传因素,抽动秽语综合征具有明显遗传倾向。本病的家系成员中,抽动障碍的发生率为40%至50%。

2.躯体因素,开始时往往由于局部刺激而产生抽动。如眼结合膜炎、倒睫刺激引起眨眼,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吸鼻、面肌抽动,上颌窦炎引起轻微的咳嗽,发出“吭、吭”声,当局部疾病因素去除后,抽动症状仍继续存在。

3.体质因素,有抽动症的小儿,一般不安静,对人对事较敏感,神经质,胆怯、多动、情绪不稳定、对人对事敏感及有固执倾向。并常合并一些心理性症状,如头痛、腹痛、不明原因的发热、便秘、哮喘、遗尿等。因此推测儿童抽动症与儿童本身的体质因素有关。

4.情绪因素,常与家庭有关,常见的因素如父母对患儿过高的学习要求,过多的责备,此外,患儿曾有过运动活动遭受限制的历史有关。如父母对儿童安全过分担心或早年的某些疾病限制了儿童的活动。

抽动症的危害都哪些?   由于注意力的不集中及无目的的活动太多,造成学习困难,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学业及日后的工作与生活。尤其是因行为的异常可能会受到周围人们太多的批评或讥笑,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或继发精神异常、强迫症、恐怖、行凶、自残、自杀等精神、行为的改变,对成年后进入社会十分不利。

王医生工作室用针灸治疗抽动症有效率达83.9%。

欢迎有想了解的家长朋友们来电咨询,咨询

想知道更多关于“小儿推拿”的优点和知识吗?

欢迎







































白癜风怎样治疗好
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