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障碍:是一种不随意的、突然发生的、快速的、反复出现的、无明显目的的、非节律性的运动或发声。抽动不可克制,但在短时间内可受意志控制。 发病因素: 1、遗传因素: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于儿童期起病,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已从家系调查、双生子研究、分离分析、连锁分析、基因组印迹、候选基因等方面,对本病的遗传学问题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工作。但迄今有关本病的致病基因尚无明确结论。在美国抽动秽语综合症患儿发病率3-8‰,男女比例2:1至4:1;家族中患抽动症和抽动秽语综合症的发病率为10%-66%。 2、围产期因素:孕妇妊娠期间的健康状况,特别是精神状况、曾用药物;难产、早产、剖腹产所致的小儿颅脑外伤或缺血、缺氧。 3、感染因素:环境污染、饮食结构不良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鼻炎、各型脑炎、病毒性肝炎等; 4、精神因素:惊吓、情绪激动、紧张、过分悲伤、看惊险及刺激性的电视、小说等; 5、家庭社会因素:父母关系紧张,离异;或经常受父母、老师的训斥、打骂,久之社会交往缺乏自信、自尊、自爱,继而发展到学习困难、情绪紧张、行为 障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