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摇头、清喉咙、做鬼脸 如果你身边的孩子经常出现 这些无法控制的表现 TA可能不是调皮 而是换上了抽动症 ——一种精神障碍疾病 随着年春节假期结束 在大多数孩子都在为开学做准备时 医院儿科病房 迎来7位抽动症小患者 对他们而言 这次住院不像是治病 更像一次氛围轻松的“冬令营” 近年来,儿童抽动症的发病率较前增多,其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孩子们也和大人一样,会有着急、伤心、害怕等“坏心情”,如果爸爸妈妈或老师不理解他们,甚至打骂他们,孩子们就会更加“抑郁”,长此以往有些孩子会诱发“抽动障碍”病,变得“不听话”,出现吸鼻子、努嘴、耸肩、出怪声等各种“坏毛病”。 在医院儿科病房,7位小患者的住院生活如同一次特殊的“冬令营”。他们住在一个大房间里,每天都要“接受训练”——扎针灸、做推拿、吃中药、做理疗、贴穴贴、埋耳针,安排的井井有条。做治疗期间,孩子们和这些医生阿姨、护士姐姐们像朋友一样沟通、交流。 没有治疗的时候,7位小病友一起写作业、做游戏、看书、画画,每天过得开心、充实,同时也给他们的家长带来了巨大惊喜:孩子抽动症状缓解了许多,做事情也更专心、更有耐心了。出院前,孩子们高兴地说:“这是我过得最开心的寒假!”、“这是我最快乐的一周!”。 中医常说“身心合一”,心情不舒畅,身体也会出现相应的反应。在治疗儿童抽动症方面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医院儿科近十年来致力于发展儿童抽动症的中医综合治疗,特别是近两年开展“小儿抽动症专病门诊”以来,前来儿科诊治的小患者络绎不绝,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了中医住院治疗的优势。 住院期间,除了中药辨证处方、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外,医生、护士耐心、温柔的语言和陪伴也是治疗这些小患者的“法宝”。同时,“同病相怜”的小朋友们在住院期间,脱离了原有的生活环境,过着一种特殊的“集体生活”,家长们也在相互沟通和与医生沟通过程中,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受到了启迪。 许多家长说:“孩子经过一次住院集中治疗,回去一个学期表现都很好!”这就是中医综合治疗“身心同调”的优势。因此每到寒暑假期,这些患儿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住院调理一个疗程,儿科病房也总是“一床难求”。 儿科的医护表示,希望这些“抽动症”的小患者能够被理解、被温柔对待,逐渐摘掉“不听话”、“有坏毛病”这些标签,变得更加自信、快乐! 来源:医院 编辑:宋子荧 守护者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