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多动症孩子背后都有一对ldquo

时间:2021-7-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治疗吗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719/4658933.html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ADHD),

是儿童青少年中最常见的一类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的核心症状,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自尊、自信、情绪、行为、学业、人际,甚至物质滥用及犯罪方面的其他问题。

虽然目前国内外专业领域对此疾病的评估、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已趋近成熟,但普通大众及非专业人士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或片面的理解,故有此篇小文,希望能有所助益。

·正·文·来·啦·

一、现状

普通大众:

“我也有多动症啊,哈哈哈”

“小孩子都有多动症,长大就好了”

“多动症吃药?开玩笑吧”……

多动症孩子家长:

“你怎么这么调皮,这么不听话”

“都是男孩,为什么我的是这样,难道是我不懂教”

“好害怕接班主任的电话,每次都是投诉”……

多动症孩子老师:

“管一个他,顶别人管10个”

“他明明不笨,为什么学习成绩不理想”

“经常跟同学发生矛盾,好头大”......

儿科医生:

这个可能是多动症,你去儿保科吧!

儿保医生:

是多动症,你进行心理行为训练吧!训练之后无效,束手无策。

精神科医生:

你去儿童心理科吧!

儿童心理医生:

心理、行为及个性评估,诊断,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实施方案,检核。

二、正解、误解及应对方式

1、ADHD是家长管教不好、家教问题?

错。

孩子在学校、家里或者公共场合出现“跑来跑去、多手多脚、插队插话、大声吵闹”等影响他人的行为时,通常都会被认为是家长不懂管教,或者直接被扣“熊家长”的帽子。即很多人把多动症完全当作是家长的管教问题。

这是对多动症极大的误解及对家长的无端指责。

ADHD是一类大脑神经发育性障碍,其注意力-多动-冲动等症状多不为家人及其自己控制,这也是为何ADHD的治疗方案中是以控制多动的药物治疗为基础的原因。

2、ADHD孩子多动,长大就好了?

对一半。

几乎所有的多动症孩子,在其长大后外在的多动行为的确会减少,但注意力不集中、言语/行为/判断冲动不计后果、执行功能差等内在核心症状仍然持续存在,并在自己及家人都不容易发现的地方起着破坏性作用。

比如6岁ADHD孩子来到诊室,可以在椅子上、地上跳上跳下,一会儿滚地,一会儿趴椅子上,一会儿摸打印机,一会儿上下拉窗帘。

但是同样这个孩子,16岁少年,则不再进行上面的多动行为了,而是小动作多、谈话中走神、说话直接容易后悔道歉、控制力差容易沉迷电子产品、抵制诱惑的能力不够和社会青年一起进行边缘违法行为等。

所以,当发现身边有孩子多动时,不要轻易告诉其家长说长大就好了,即使出于人际礼貌也不要!要么不说,要么提醒可能他自己也控制不住需要大人帮忙,要么建议对方“找儿童心理医生聊聊,看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到TA”。

3、看电视、玩电脑都很集中、很安静啊,不可能有多动症。

错。

人的注意力分为两种:

主动注意,需要我们自己主观意志力努力,如看专业文献、科学巨著。被动注意,即不需要自己主观努力,只要被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