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医院针灸科主任徐宓宓 小儿抽动症是以多数肌肉抽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发作性中枢神经锥体外系疾病,其病因不明,可能与神经递质多巴胺异常有关。其特点为:男性多于女性;在6~7岁或更早些时候发病;病程久,一般均在1年以上,可长达10年或更久,甚至持续终身;波动性强,时隐时显,但大多在青春期前后消失,以后偶见复发。 中医认为,小儿抽动症患者的眨眼、挑眉、摇头、耸肩、弹指等异常是由于肝木偏旺,肝火上炎,肝风内动,肝风相煽,筋脉失养,致肌肉抽动无常所致。肝主疏泄,助脾运化,肝失疏泄则脾失健运,水湿不行,痰浊内生,痹阻脉络,故见活动不灵,此亦应了“怪病多由痰作崇”之说。肝强脾弱,而脾主肌肉四肢,故可见嘴、唇多动及四肢不宁等;而木火旺盛则刑金,致肺金不利,故可见鼻动、喉中发异声。由此可见,小儿抽动症多源于肝功能的异常所致,故治疗小儿抽动症当以治肝为第一要务,代表方剂为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 笔者在治疗抽动症患儿时发现,大部分患儿寰枢关节处有压痛,进行颈椎正骨治疗后,给予颈椎夹脊针刺治疗30分钟,结束后再打头皮针,主要是舞蹈震颤控制区和运动区。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是因为该区调节不自主运动为主,而运动区主管各种运动障碍。 由于病程长,小儿抽动症会对患儿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利,使其心灵上蒙受创伤,故该病应早发现、早治疗。本病患儿免疫功能低下,上呼吸道感染可诱发或加重,所以患儿平时要积极锻炼身体,减少感冒的发生。 白癜风早期白癜风医院南昌哪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