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眼保健的几个盲区

时间:2016-11-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小儿眼保健的几个盲区儿童的视觉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初生婴儿的视力水平是很低微的,出生后的1~2周,视力才会逐渐提高,喜欢柔和散射的光线;2个月左右,喝奶时能随着妈妈的面部活动而转动眼睛;3~4个月时,看到色彩鲜艳的物品,能表现出兴奋的样子;8个月的婴儿,双眼已经能够固定注视一个物体;到了1岁左右,幼儿对较远、较小的东西都能产生兴趣。 假如孩子在上述几个阶段,并未出现上述应有的反应,父母应该想到可能是视力出了问题。孩子稍大些,也可以从孩子平时的表现中捕捉到问题。比如,孩子总是眯着眼睛看东西;看电视时走得很近;外出时畏光;有“斗眼”等,这些都提示孩子眼睛可能有问题,必须尽早检查。什么是弱视及如何早期发现弱视弱视是指眼球外观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通过戴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正常同龄儿童的视力水平。弱视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童眼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弱视的患病率约为3%,也就是说在我国3亿多儿童中,大约有1000多万弱视儿童,因而弱视是一个相当严重的儿童健康问题。造成弱视的主要原因有:1)斜视性弱视:有斜视的小孩,斜视眼的视功能往往有抑制,易形成斜视。2)屈光性弱视:如小孩有先天性远视或生后早期的远视或散光,于发育期间未能矫正,有些父母也不愿给小孩戴镜,结果造成视觉发育的抑制。3)屈光参差性弱视:如双眼的屈光度数相差大,也未进行矫正,易形成弱视。4)形觉剥夺性弱视:如小孩有先天性白内障、严重的上睑下垂、不恰当的遮盖眼均会产生弱视。弱视导致小孩双眼或单眼视力下降,影响儿童的立体视,势必给小孩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困难。但弱视并不是不可治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治愈成功率还是非常大的。儿童应该定期检查视力,特别是学龄儿童,应该每隔半年检查一次视力,如发现视力低于同年龄儿童,或双眼视力不一样,相差两行以上,则应及时请眼科医生检查。低龄的儿童如发现上述的视觉异常,也必须就诊。从视觉发育来讲,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治疗更容易。积极预防儿童眼外伤儿童眼外伤是造成视力丧失或影响外观的重要病因。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儿童眼外伤的发病率占外伤总数的15%——27%,各类外伤的致盲率高达60%——70%,儿童的视力预后远低于成人。儿童由于年幼缺乏生活经验,对可能触发的伤害认识不足,自我防护及躲避伤害的能力差,所以儿童较成年人更易发生眼外伤,且男童明显多于女童。如鞭炮炸伤、剪刀伤、铅笔戳伤、一次性针头戳伤等外伤时有发生,往往造成角膜穿孔、外伤性白内障,甚至眼内发炎,即使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手术,不可避免患儿视力受到影响。儿童眼外伤常可造成严重后果,因失明而成为终身残疾者。因此对于儿童眼外伤的危害,应当引起全社会的







































北京看白癜风正规医院
北京皮肤白癜风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