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我就是你们口中常常说到的——儿童多动症。其实,我有个学名,叫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缩写ADHD,请暂且叫我小A。
不过……貌似大家都不太喜欢我。
在很多爸爸妈妈的眼中,每当孩子们出现这些状况的时候,他们就会怀疑是我在作怪。比如:A.“哦,宝宝才看了两分钟书就跑开了,该不会是小A吧!”B.“你怎么总是跑来跑去,一分钟都坐不住,该不会是小A吧!”C.“英语练习本去哪里了,又找不到了?整天丢三落四的!要我说肯定是小A!”D.“明明就是个2,怎么写成5啦!这么简单都会错!天啊,难道是小A?” 说到这里,我真的想跟大家正个名。很多爸爸妈妈遇到孩子爱动,不听话的时候,就会怀疑是我在搞鬼,这实在是有些冤枉啊。事实上,作为儿童行为障碍之一,我虽不算稀奇古怪,但也绝非平凡之辈,并非想家长想象的那么常见。与之相反,更多的孩子只是缺乏专注力,而非多动症。 “多动”和多动症有所不同许多父母忧心地看着自己活泼好动的孩子说:“你怎么不知道累啊,你是不是有多动症?”殊不知,“多动”和多动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多动”只是性格,而多动症是一种病,两者也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多动”的孩子并不会变成多动症。 注意力 “多动”的孩子:做喜欢的事情时,能专心致志地去做,并且不喜欢别人的干涉和影响。 多动症的孩子:很少有兴趣爱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具有注意力缺损症状 目的性 “多动”的孩子:玩耍和做某一件事情时有目的性,并有计划性和适当的安排 多动症的孩子:行动常常是冲动式的,逻辑非常杂乱和无序,而且经常有始无终 自制力 “多动”的孩子:在严肃、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会察言观色并且开始收敛自己。 多动症的孩子:不再胡乱吵闹没有自制力,常被指责为“不识脸色”。 看到这,很多爸妈应该会稍微放宽心些了吧??“哦,那我家宝宝没有那么严重,至少看动画片时他还是很专心的。” ?“嗯……我家孩子也是,虽然喜欢表达,但如果好好跟他说,他还是会注意场合和时间的。”多动症的两个突出表现活动过多和注意力分散 多动症的孩子从小就比较难带。有的母亲回忆,孩子在胎儿时期胎动就很历害,出生以后更显得异常活泼,手脚乱动(甚至吃奶时候也不安静),总是哭,难以入睡,睡着以后又易醒。学走路时也总是慌张跌倒,总是翻弄东西,不是拆坏玩具就是打翻碗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典型的症状: √注意力停留在一个事物上的时间很短,很容易被外界的声响等刺激所分散。而这种注意力分散是不自觉的,不能控制的。 √做游戏时不能全神贯注,常常半途而废。 √往往不经思考就行动,非常冲动。 √没有耐心,在做集体游戏时,常常会突然跑上前去进行破坏。 √情绪很不稳定,会突然大哭,又会在几分钟以后象没事人一样又说又笑。 多动症的“身世之迷”多动症是一种行为障碍,它又被称为轻微脑功能障碍或轻度脑损伤。可能造成孩子多动症的原因有很多。 √学者们发现多动症患儿的亲属中患多动症的人要比其他家庭多。 √还有些孩子在母亲怀孕时出现过宫内感染、缺氧,出生时的窒息等,可能造成过大脑的损害。 √剖腹产的孩子出现多动症的几率比顺产的几率大。 √父母关系不好,孩子学习困难,精神压力过大等都可减弱脑的调节功能,促使多动症的发生。 √出生后营养过度也可能导致多动症。 √铅中毒也是导致多动症的原因之一。 多动症并不是不可治疗治疗一定得用药物吗?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多动症儿童的比例以平均每年3%的趋势不断上升,一些专家和家长猜测:这也许是由于病症被过度诊治所导致的。ThomasE.Brown说:“我把多动症药物比作是眼镜,近视眼的人戴上眼镜便能够立刻看得很清楚,可一旦摘下眼镜,视力就又变得模糊了。” 可以使用,但不能依赖。虽然药物能够帮助他集中注意力,但并不能教给他生活常识和技巧,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比如行为疗法的力量。在药物和行为疗法相结合的治疗过程中,那些采用以行为疗法为主,后逐渐加入适当药物治疗的孩子,比那些从一开始就使用药物治疗的孩子有更好的表现。不仅如此,这也让他们能够使用更少的药物,而不产生过分的药物依赖。 PS.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的专家建议,尽量不要给6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利他林等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专注时间的平均标准:2岁:7分钟,4岁:12分钟,6岁:30分钟以上。 前面已经说过,对于更多的孩子来说,他们只是专注力缺失,而非多动症。而专注力可不是天生就有的,还需爸妈们帮助孩子慢慢培养。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我来告诉你吧!1多理解,常鼓励 孩子做事不专心,要用“孩子刚才看书看得非常认真,要是下次可以多看一会儿,就更好了!”来代替“干什么都不专心,长大肯定没出息!”让孩子了解坚持是值得表扬的!2多 当孩子专注游戏时,不轻易介入,给宝宝充足的思考和动手时间。3多读书,变习惯 阅读可以激活大脑额叶(还记得吗?它是掌管注意力的),是所有认知行为中最能促进专注力的。每天晚上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也可以说一个故事,让孩子复述。4多益智,升专注 很多益智游戏,如走迷宫,找异同,比大小等,都能有效地帮助孩子集中精神,提升专注力。因为玩这些游戏,是需要孩子们很认真仔细、静下心来才能完成的。5定时间,多奖励爸妈们,可以在孩子游戏或看书时,为他们制定一个合适的专注时间,提高孩子的专注质量。如果孩子认真做事10分钟,可以给孩子一颗小星星作为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