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孩一年级,刚开始老眨眼,我们以为是他的坏习惯,老是想纠正孩子,可一点用也没有,后来越来越严重,眼角也开始抽,半块脸都扭曲了,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得了抽动症... 随着开学季的来临,医院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咨询,这不,小玖的妈妈正在跟其他家长讲述自己孩子的病史,并不时交流着教育患有抽动症儿童的心得。 这已经小玖妈妈第N+1医院了,看着小玖的病情日益得到好转,专家打心底为他们高兴... 其实,还有很多家长对儿童抽动症不了解,抽动症全名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性抽动,伴有不自主发声为特征的遗传性神经精神疾病。 近年来,抽动症的发病明显增多,3岁到12岁是高发期,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01 抽动症要及早干预 医院.中医儿科专家表示,像单纯的频繁眨眼睛这类简单的抽动症状,干预起来相对容易。家长发现这些问题要尽早采取措施,而不要等孩子发展到复杂抽动症状出现之后才想到干预,复杂的或者是发展成慢性的抽动症,干预起来会比较困难。 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见到身边有些成年人也有抽动症状。这种情况可能就是由于他们小时候的抽动症状没有得到及时控制。 有些家长因为最初意识不到而错过孩子抽动症早期快速干预的最佳时间,以至于后期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比如违反纪律,扰乱课堂,伴有秽语(说脏话)等,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共患病,如抽动症并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症合并焦虑、抑郁等。 青春期抽动障碍的患病率会下降到百分之二到三。但这样的一个数据,并不是说抽动症的患儿会不治而愈。 抽动的症状到了青春期之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部分抽动症患儿到了青春期会发展成为品行障碍。青春期之后,可能还会逐渐的出现强迫症、抑郁症等。 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患有抽动症应及时尽早干预,且这种干预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有的家长选择给孩子进行药物治疗,服药一段时间后,孩子的症状会有所减轻,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反复。 虽然孩子抽动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是孩子内心的冲突依然存在,而且有些药物会有较强的副作用;有些家长选择按摩的方式,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痛苦,但在按摩过程中有些孩子疼的大喊大叫,有的家长反应按摩之后孩子的抽动减轻了,其实这是孩子在大喊大叫的过程中情绪得到了一部分的宣泄,并没有彻底治愈。 02 治疗抽动症,家长态度更重要 有些家长发现小孩有症状后非常着急,带着孩子乱求医,因为这个问题不是可以药到病除、立杆见影的,于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甚至当孩子面落泪,虽然这样表达了对小孩的爱和关心,但对小孩来说,这样的负面作用是非常大的,敏感的小孩会认为自己的问题非常大,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长期压力还会出现心理问题。 所以医院.中医儿科专家建议,相比治疗来说,家长的态度甚至比治疗更加重要,家长不要去阻止小孩的怪动作及怪声音,你要去习惯及包容他的动作及声音,这是他没法控制的,不要去认为这是不正常的,这样只有增加他的负担,你当他是打隔或咳嗽一般,相信这只是暂时的。 ★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遗尿症、性早熟、发育迟缓等问题,请北京治疗白癜风疼吗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成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