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篇二 经典案例: 宋某:男,6岁,近一周来抽动,西医诊断为突发性,可能与紧张压力有关, 夜里出汗重,手凉,面黄,眼眶下青。 脉:三部浮弦有力舌:淡红苔薄白略大 处方:一诊:制附子10人参15单煎炒白术15干姜15炙甘草10砂仁10茯苓15半夏15白芍20生龙牡各15生姜5大枣5 6剂 二诊:药后症状明显减轻,夜间出汗愈,手凉亦好,大便1—2天/次,不干。 脉:三部浮左>右有力舌:淡红苔薄白 处方:上方加柴胡9乌梅3枚 7剂 三诊:抽动轻,现早晚各一次时间2秒。 处方:首方增加白芍剂量25 7剂 四诊:纳西瓜6次,喝牛奶后抽动加重。 处方:制附子10人参15炒白术15干姜15炙甘草10砂仁10半夏10焦三仙各9陈皮9内金15 5剂 打粉装胶囊服用。 五诊:调皮,抽动症状未现。 脉:三部略浮弦有舌:淡红苔薄白 处方:上方去陈皮内金加白芍柴胡茯苓生姜大枣7剂 六诊:无明显不适。附子理中丸善后。 回访至今未复发。 2、十二指肠球部的问题 从现代医学看,肝、胆、胰腺分泌的消化液需要经过胆总管、胰管至十二指肠球部进入十二指肠再进入消化道。消化液对于肠道的正常蠕动和电解质、水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都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在临床上常常见到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肠炎一起出现;胰腺炎患者常常是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患者。 现代医学研究长期情绪压抑会引发十二指肠球部炎症或溃疡。根据临床我们观察情绪波动能够影响十二指肠球部奥迪氏括约肌的自主节律性收缩,继而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与此同时,十二指肠球部的炎症或者溃疡也可以引起人体情绪的波动。比如:长期体瘦(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炎症)的人往往容易出现情绪紧张,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而导致手脚心出汗(临床手心出汗多我们应用芍药剂的标准之一);刚入幼儿园的小朋友容易生病,正是由于分离焦虑引起了奥迪氏括约肌的自主节律性收缩出现了异常,继而引起了消化液的排泄异常,从而出现了“积食”,抵抗力下降,发烧咳嗽频发;同样,“奥迪氏括约肌自主性节律失常”导致消化液的分泌排泄异常也会影响肠道的酸碱平衡,继而影响肠道菌群,从而引起抽动症状,这都属于太阴病的范畴。 根据我们临床经验总结,芍药具有“改善奥迪氏括约肌自主性节律”的功能。从历代本草以及伤寒论条文看主要有缓急止痛、除血痹、利水、加强静脉回流等作用。后世对芍药“味酸、柔肝”的说法大多来自于芍药能够“解决奥迪氏括约肌自主性节律失常”功能的观察总结和演化。比如小建中汤,《伤寒论》:“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又云:“伤寒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小建中汤主之。” 《伤寒论》第条中小建中汤很明显其中的芍药不仅仅是对腹肌和肠道肌肉的解痉,更关键的是能使痉挛状态下的奥迪氏括约肌起到解痉的作用,使其恢复自主节律。使胆汁顺利地进入肠道,从而恢复正常的胃肠蠕动。但“不差者”怎么办呢?不仅仅是十二指肠球部的问题,而胆汁的分泌也是不够的,所以继而再用小柴胡汤来促进胆囊对胆汁的排泄和分泌。 所以临床上因为十二指球部奥迪氏括约肌自主性节律失常间接引起的抽动症,一般我们会选择芍药剂治疗。比如: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小建中汤等。 未完待续...... 黄世龙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