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身材矮小的孩子,部分家长总以为是孩子长个慢,现在矮点没关系,以后总会长。殊不知正是这种错误观念让很多疑似“矮小症”的孩子错过了身高最佳干预时机以致遗憾终生。其实,在孩子的生长发育问题上,家长们存在不少认知误区,需要一一改正。 误区一:父母迟长高,孩子也一样。小徐已经15岁了,身高只有1.6米,但孩子爸爸却说自己是上了高中才飙高的,不用担心。妈妈带孩子去看医生,发现孩子的骨骺基本闭合,大约只能再长1厘米。也就是说,孩子的终极身高只有1.61米左右。分析原因在于:生长发育是有个体差异的,父母迟长,未必孩子也迟长。虽然遗传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如果孩子在生长黄金期健康问题较多,会阻碍生长发育的进程。误区二:低体重儿,2岁后还可“追赶身高”。 足月低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小于2.5公斤,身高小于47厘米的孩子,70%以上出生后会有追赶性生长,2岁前追赶到正常年龄水平身高。但如果出生时矮小,到2岁时仍未能追赶上同龄小朋友,那以后能达到正常身高的机会就很微小。所以,家长们要走出误区,如果孩子出生时是低体重儿,一定要注意其生长发育的曲线。 误区三:女孩月经来潮后还能长几年。 很多妈妈觉得女儿才刚来月经,肯定还能长几年。其实家长对孩子的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判断存在错误,这时候想要追赶同龄人的身高已经没有多大余地。因此,家长要特别留意,一旦孩子在八九岁就有早熟迹象,应及早带其就医,以免贻误最佳诊治时间。 矮小症是可以治疗的,越早效果越好,而且治疗费用也越低。在国内,一般认为4岁是判定儿童矮小的分界线。如果感觉孩子身高不够理想,医院做一个完整的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干预治疗,同时,给孩子搭配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会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注明:文章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多动症的五大误区,你了解几个?★孩子冬季孩子抽动症易反复发作?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哪些?★多动症可能会自愈?孩子到青春期后自然会好吗?★天天给孩子喝这个,还怪他长不高,99%的爸妈都错了!★性早熟,请远离我的孩子!医院 专科、专业、专注 邀您共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