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熊卓甜 “咦,你还会抛媚眼呀,跟谁学的呀我的乖乖~” 晨晨(化名)自从春节从老家回来,老是“表演”一个技能,那就是挤眼睛,“你看俺5岁都知道散发个人魅力了哈哈”,晨晨奶奶看见自家孙子这么有“能耐”很是开心,到处“炫耀”。 不过时间长了,她心里犯嘀咕了:“这咋越来越频繁了,有时候他自己玩的时候咋也挤眼睛啊?”跟孩子妈说了这个情况后,她们带孩子去看了眼科,可也没检查出来什么问题,直到后来有邻居建议“他是不是得了抽动症啊”? 至此,晨晨一家这才第一次听说“抽动症”,医院就诊后,晨晨确实被诊断为轻微抽动症。 其实,与上述案例相同的还有很多,大多数家庭都是“后知后觉”,医院儿科主任王晓燕说:“每天戴口罩,大家防护的比较好,来看感冒发烧的不多,最近几天,我接诊的患儿一半以上都是抽动症,一天能有十几个!” 抽动症是啥?有啥症状?与多动症有啥区别? 这些问题,宝姨在之前已经写过,大家可以点击下方文章链接进行查看 郑州有孩子刚开学就被“劝退”,医生:老师误会孩子了 宝姨今天主要想给大家讲讲,为啥春天是抽动症的高发期? 如何预防反复?根据症状不同,又有什么食疗方呢? “抽动症的表现一般有眨眼睛、清嗓子、耸肩等,家长一开始会以为孩子在玩,基本不太在意。”王晓燕提醒说,近期可以多留意留意孩子的反常行为,因为春季是抽动症的高发期。 为什么春季是抽动症的多发季节呢? 据王晓燕介绍,此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是春天最为多见。现代医学认为春天万物复苏,大脑神经细胞相对比较活跃,对外界刺激也比较敏感,所以春天容易诱发儿童抽动症。“而中医表示,春天属木,在五脏中对应的是肝,春天是肝气最旺的季节,每到春天,易出现肝风内动,扰动心神而发病。”她表示,每到三四月份,新发病的患儿特别多,以前发病的在这个季节也容易加重,或者已经用药控制住的,在这个季节也容易复发。 春季防治抽动症,医生建议: 1、多做户外运动,经常晒太阳; 2、不开心的时候将自己的情绪感受说出来,不要藏在心里;如果和家庭的因素有关要及时和家人沟通; 3、转移注意力,做些自己喜欢的事物辅助缓解焦虑; 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 5、设置合理可以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防止因目标过大觉得无法达到而压力大,进而影响情绪; 6、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今日重点来了!先辨证,再来选择合适的食疗方~ “治疗抽动症,除了药物,日常的食疗也能改善症状。”但王晓燕提醒道,即便食疗,也不能千人一方,要先辨证。 她跟宝姨说,一般抽动症有5种证型,相对应的也提供了5个方子,有需要的可以果断收藏啊! 1.风热动风:菊花、薄荷、二花泡水喝。 “最常见的就是风热型,它主要是由于感冒发烧以后诱发的,清嗓子、眨眼睛等,抽动主要集中在面部,用以上食物泡水喝,能起到疏风清热的作用。” 2.肝亢风动:蒸白蒿(茵陈)、蒸槐花、芹菜;菊花、决明子、枸杞子泡水。 “这个食疗方适用于脾气比较暴躁的孩子,能起到清肝火的作用。这类孩子抽动起来动作比较大,往往大便比较干,舌头红。” 3.痰热扰动:莲子、薏仁、赤小豆、白扁豆加米煮粥。 “这个方子适合肥胖、骂人说脏话的孩子,它能起到祛湿化痰、清热的作用。” 4.脾虚肝亢:大枣、山药、莲子、佛手、薏米加米煮粥;黄芪、当归炖老母鸡。 “这种适合抽动症状比较久、免疫功能差、脸色差、食欲不好、易拉肚子的孩子。” 5.阴虚火旺:龟板、鳖甲煲汤;枸杞子、桑葚、菊花、麦冬泡水喝。 “建议晚上容易出汗、手脚心出汗、睡眠不好的孩子采用这种食疗方。” 宝姨说: “不听话”“教不好”“太调皮”“管不住”…… 作为家长,你有没有经常这样当面或背后抱怨自己的孩子? 春季尽量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吵孩子、骂孩子,如果孩子心中有郁结之气,积淤过久,没有及时疏导,长此以往就会堵塞脉络,导致气血凝结,“筋脉驰纵”——也就是抽动的意思。 当然,宝姨也没有“过了春季就能管教孩子”的意思...... (来源:河南商报家有小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