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动症眼看就要好了,可最近家长的一个动作,让孩子的症状又一次复发! “医生啊,娃前段时间抽动症都没有了,但这两天又开始抽起来,这是咋回事呀?” 这周,在百安家中医胡氏儿科的诊室里,宁宁的妈妈焦急地向我咨询。 诊室里的宁宁,频繁地眨眼,时不时还会清嗓、偏头,宁宁爸爸在一旁心痛地抱着孩子。 一、为什么宁宁又“复发”了? 宁宁爸爸说: 孩子今年年初因为眨眼、清嗓、吸鼻子来胡医生这里就诊,经过七个多月的治疗,清嗓、吸鼻都已经没有了,眨眼也变得极其轻微(不注意根本觉察不到)。 当时我们觉得孩子好得差不多了,于是就自作主张给孩子停了药。 结果谁曾想,孩子停药1个多月,孩子因为感冒,抽动症又复发了!而且,发作的频率比之前还要高,现在又有了“偏头”的毛病! 了解到这些情况,我一边安慰家长别担心,一边告诉他们: 在治疗过程中,就算孩子没有任何症状了,也还是需要巩固一段时间。在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擅自停药,才会出现所谓的“复发”情况。 所以家长在没有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擅自停药,这样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也会影响患儿的治疗进度。 二、治疗抽动症,家长不要犯这3个错误 在医馆门诊中,像宁宁父母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 家长想让孩子早日康复、早日停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抽动症的治疗周期较长,而且病情本身就易反复出现,越想早日摆脱疾病,就越需要坚持医生的治疗方案。 家长在这个治疗过程中,一定不要犯这3个错误。 01、不要擅自减、停药 目前百安家中医的抽动症治疗,还是主要以中药治疗为主,同时我们会根据患儿不同的病情,采取定制推拿、耳穴和敷贴等方法综合来调理。 根据我们的观察,绝大多数的抽动症患儿通过我们整体治疗方案,都可以逐渐减少药量,最终完全停用药物,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药物的调整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果擅自减量或停药,不仅会增加抽动症发作的风险,而且会增加以后的治疗难度。 我们发现在临床上很多复发的患儿,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家长自行减药、停药导致的,也就是说在孩子并没有达到治愈标准的情况下,家长擅自停用了药物。 就像前面的宁宁小朋友,原本该患儿的症状就已经不明显,下一步就可以逐步调整用药,减少药量进行巩固。 但是经过这次折腾,他的药量又得加上去了,而且还要应对新增加的抽动症状。 至于家长关心的孩子什么时候该减药,什么时候该停药,这不用大家担心。 我们的医生会根据孩子整体恢复情况来做具体的判断,减量及停药都会和家长及时沟通,而且经我们医生判定治愈后的停药,是不容易复发的。 2、不要忽视孩子的情绪 抽动症患儿大都敏感脆弱,在门诊中我们发现,很多患儿会因为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被人提醒等加重症状。 然而很多父母往往只注意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却忽视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对疾病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不要焦虑,不要紧张,也应该告诉孩子不要紧张,不要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转移给孩子,造成孩子更大的心理负担。 在医馆看到很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就诊时,焦虑和急躁都摆在脸上,孩子也忐忑不安,这样肯定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要知道,抽动症这种疾病不会有生命危险,不会有器质性病变,所以家长完全可以放平心态,让孩子在轻松的状态下接受治疗。 其次,我们要及时对孩子的心理进行疏导,切勿打骂;不看打斗类惊悚类的电视、电影、书籍;不参加跆拳道、击剑等强对抗运动,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另外,家长要学会减少对孩子抽动症状的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