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苦恼。因此,需要早起的干预。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1、儿童多动症通常起病于7岁以前,学龄期症状明显,调查表明,每个儿童中有3个患有儿童多动症。如果您的孩子存在上述问题中的一项,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确诊,进行药物、心理、行为的综合治疗。 2、很多儿童在2到3岁就出现了多动的趋向,家长如果发现小孩经常坐立不安,喜欢到处乱跑,对玩具耐心很少,玩一段时间就厌烦了,甚至是挑食、过于淘气等行为可要注意了,孩子很可能有了多动症趋向。 3、一年级是儿童多动症的集中爆发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如果在学校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出现一定的学习障碍、经常和小朋友打架等,家长就应该带孩子看医生了。当孩子上高中的时候,随着心智的成熟、自控力的上升,大约有25%的多动症患儿会自愈,其他的多会带到成年。 4、儿童多动症的危害性不可低估,因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自控能力差,可能会造成学习成绩低下,学业荒废。 如何预防和治疗多动症? 1、专家认为,除了要培养孩子一心一意的习惯外,预防还要从孕期开始,胎位不正、剖腹产等都有可能引起多动症。 2、要注意培养孩子一心一意的习惯,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的习惯不太好。 3、讲故事也要注意方法,才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讲故事时要注意多提问,让孩子带着问题听故事。 4、加强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多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多动症儿童注意力相当容易分散,要从兴趣入手,授课方式要形象生动,要充分利用语言、动作或借助实物、模型等方法调动孩子学习兴趣。 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是发生在儿童期的一种肌肉抽动性疾病。为一种突然、短暂、重复、刻板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的抽动发作。 表现为眨眼、挤眉、龇牙、做怪相、耸肩、转颈、点头、躯体扭动、手臂摇动或踢脚、下肢抽动等,部分儿童伴有清嗓子、发怪声。情绪紧张时加剧,精神集中时减少,睡眠时消失。往往反复发生,且症状经常变化。 儿童抽动症的症状 孩子不自主眨眼、皱鼻可能患有儿童抽动症,抽动症与多动症是共患病。儿童抽动症同样是一类比较常见的运动障碍,据估计,有15%的儿童在某一阶段会出现这种问题。 临床上称为“抽动障碍”,发病于儿童与青少年,男孩发病较多。主要表现为,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不自主地、反复地运动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动作思维以及其他行为症状,例如频繁地眨眼、做怪脸、摇头、耸肩等。 儿童抽动症的治疗 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可分为针对抽动症状的治疗与针对抽动症所伴有的症状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主要减轻心理压力,解除造成心理紧张,教会孩子正确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家长与老师要鼓励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