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儿童抽动症的发病率日益上升,达到4~8%。据有关资料显示,近8成的抽动症患儿被延误治疗,其中30~40%的抽动障碍会延续到成年。在这里为了能够使大家及时发现抽动症尽早治疗,小编分享了抽动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是常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多数都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期,高峰在4~7岁。 临床特征是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非节律性、刻板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可有其他伴随症状,包括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二、抽动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抽动症到目前为止,它的病因并不是十分清楚。 现在世界上公认的,这个疾病是以遗传为主要病因,但是结合社会心理、感染与自身免疫,以及饮食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综合性的神经精神性疾病。 1、遗传:有血缘关系的,有类似的症状,都叫做遗传。 2、社会心理:夫妻关系不好,或者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于完美,还有孩子自身性格、心理的问题,都可能导致这种疾病的早出现,或者程度的加重。 3、感染与自身免疫:有的孩子之前症状并不是很重,但是在一次感染,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症状突然间被点燃一样地爆发性地出现,这和感染和自身免疫是有一定关系的。 4、饮食:一部分患抽动症的孩子,血液里微量元素,铅、锌、铁等指标是异常的。通过纠正这些微量元素的指标,临床症状也会有改善。 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对疾病会起到一定的诱发作用。比如有的孩子生性比较胆怯,敏感,容易记事儿,特别容易看大人的脸色,记住大人对他的评价。 另外一些孩子属于特别争强好胜,事事都要求是完美的,所以特别容易紧张。一旦碰到挫折,就会促发抽动症症状的发生。 教育环境,对抽动症的产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包括家庭和学校。 有些家长会要求孩子特别完美,对孩子的前途有一番的设计,不允许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不尽人意的表现。过早地给予孩子过于严格的要求,实际上对他的心理调适非常不好。 此外,有些家长的生活习惯、自身的性格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比如有的家长特别焦虑的,本身的工作不是很舒心,经常会把单位里的不良情绪,带到家庭。或者夫妻之间不和睦,经常把冲突暴露在孩子面前,会让孩子想的非常多。
三、挤眉弄眼嘴巴抽动,是不是都是抽动症呢?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抽动症的表现。抽动症的表现一般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生性抽动。
1、运动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是临床最常见的。一般都表现在面部和颈部、躯干及四肢不自主的动作。 简单运动抽动:眨眼、咧嘴、斜颈、耸肩等。 复杂运动抽动:蹦跳、打自己等。 2、发生性抽动 发声性抽动实际上是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鼻肌的抽动,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产生发声。 简单发声:清咽、吼叫、吸鼻。 复杂发声:重复语言、模仿语言、秽语。 抽动症有非常突出的特点:短时间内可以受意志控制。 临床上我们会问孩子:你控制十几秒或者半分钟,你能不能控制不做那些动作?孩子往往说他能做到。但是控制了十秒或半分钟左右,让孩子放松,可能会短暂地不自主动作的加重。 3、时间的波动性 时间的波动性:清醒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不自主的动作。睡眠时这种不自主动作是消失的。紧张或劳累的时候会加重。 四、孩子什么情况下症状最重? 放假要开学的时候,参加考试的时候,参加表演比赛的时候,参加刺激性游戏(如玩过山车、看恐怖片)的时候。 在临床上还会见到在感染的情况下,症状明显加重。这种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肺炎。 五、怎样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孩子仅表现不自主的眨眼睛、挤眼睛,要特别注意在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孩子有没有眼睛的不舒服,有没有揉眼,有没有过敏的体质、过敏史的情况。 很多孩子因为过敏性结膜炎、干燥性结膜炎,出现眼部不适,孩子通过眼部的动作来缓解。这种情况,我们是不能诊断抽动症的。 有些孩子在每年的某一个季节,比如说孩子开学了这一段时间,症状会特别突出。主要表现就是挤眉、眨眼睛,耸鼻子、咧嘴角。 孩子说眼睛不舒服,鼻子干,嘴角痒。仔细问孩子,他是有过敏体质的。甚至有一部分孩子过去是有哮喘的。这种孩子要特别注意和季节相关的过敏症的可能性,所以要请专科医生看看,有没有过敏性结膜炎的表现而引起的临床症状。 六、抽动症和多动症有什么区别? 抽动症是一组或几组肌肉快速地不自主的刻板的抽动;多动症是指孩子的活动过多,比如坐不住,小动作比较多。不要把二者搞混,它们的治疗是不一样的。 医院心理门诊,由资深专家为您提供最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诊疗服务! 转载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