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不把ldquo累rdquo当回

时间:2021-3-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作为上班一族的你,会常常觉得身体疲惫吗?特别是在加班之后,或者完成一项很大的工作任务之后,感觉整个人都像虚脱了似的。本以为睡一觉就会好,可是好像还是会觉得非常累。小心,你有可能是被“慢性疲劳综合征”盯上了。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指尚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的症状,是一种以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以疲劳、低热(或自觉发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睡眠障碍和抑郁、咽喉痛、肌肉痛、关节痛、头痛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能会盯上谁?

  按年龄划分,20岁~40岁之间的青年人患慢性疲劳综合征比较多;

  按职业分,IT业是高发群体,其次是媒体从业者,以及压力过大的白领;按性别分,男性多于女性。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可总结为三点:

  首先,是体力慢性透支,比如工作时间过长。

  其次,是精神压力大。

  最后,是生活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到点儿不能吃饭,晚上不能按时睡觉,有时一睡就睡一天,过后又得玩命干一天。

  对照自查“慢性疲劳综合征”

  调查显示,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情况有3个特点:

  1.发病率高,达到25.6%。

  2.发病人群集中,主要集中在IT、科研、金融、新闻媒体、公务员、广告等行业。

  3.患病时间长,大多数患者患病时间在一年半以上,其中30%左右的人有长达5年的疲劳感。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慢性疲劳综合征?专家指出,可以通过以下几大标准来对照衡量。

  两大主要标准

  ①持久或反复发作的疲劳,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

  ②根据病史、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可排除引起慢性疲劳的各种器质性疾病。

  4个体征标准

  ①低热,口腔温度小于38℃,肛门温度小于38.6℃;

  ②咽部充血,但无明确扁桃体炎症;

  ③可摸到小于2厘米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或有压痛感;

  ④未发现其他引起疲劳的疾病体征。

  12个症状标准

  1、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不易解除的疲劳;

  2、没有明确原因的肌肉无力;

  3、失眠症状普遍存在,或经常多梦和早醒;

  4、头胀、头昏或头痛;

  5、食欲不振;

  6、肩背部不适、胸部有紧缩感,或有腰背痛、不定位的肌肉痛和关节痛,无明确的风湿或外伤史;

  7、心情抑郁、焦虑、紧张、恐惧;

  8、兴趣减退或丧失;

  9、性功能减退;

  10、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

  11、低热;

  12、咽干、咽痛或喉部有紧缩感。

  测试结果:

  若同时具有2项主要标准、2项体征标准、6项症状标准,或累计具有8项以上单纯的症状标准,即可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置之不管?当心恶化!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很多恶性疾病发生的基础,是身体素质下降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如果身体免疫力持续下降,就容易感染疾病,比如心肌炎、肾小球肾炎等肾病,甚至还会引发过劳死。

  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自己的抵抗力正在下降。例如经常口腔溃疡时,老觉得自己是上火,其实,复发性口腔溃疡本身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免疫力异常还可能表现为反复感冒,一年至少三四次感冒,容易感染病毒,还有的人出现低烧、淋巴结肿大等现象。

  很多人还会通过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检查发现其他疾病,比如甲亢、甲减。

  四招预防“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因此,预防这一疾病,也要从生活点滴入手。

  1、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忌辛辣烧烤、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很多人下了班去吃烧烤、麻辣烫、火锅,吃完回家就睡觉,这就容易造成湿热内积,引起慢性疲劳。

  2、要加强活动,让身体的气血运行起来。爬山、交友、培养爱好都可以,否则长时间窝在局限的环境里必然会导致气血淤滞,形成疲劳。再次,作息要有规律,尽量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3、要调整心态,保持好心情。

  4、特别提醒,生活不规律的人、营养素不均衡的人,还可以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有一定的效果。

专家介绍:

脑病科主任:焦黎明教授

擅长主治:脑血管疾病、顽固性头痛、眩晕、面瘫、小儿抽动症、失眠、焦虑抑郁、更年期综合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出诊时间:周1全天,周3、5上午

焦黎明,女,硕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头针第一代传承人,医院脑病,神志病科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头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山西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医心理卫生专业主任委员;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医师学会神经心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作为头针创始人焦顺发之女兼继承人,焦黎明教授继承“头针”学术精髓,发扬前人学术思想,建立了山西省规模最大的头针治疗中心,运用头针的独特疗法治疗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偏瘫、偏身麻木、失语以及面瘫,小儿抽动症等疗效突出。运用头针治疗脑源性疾病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通过开拓创新,将头针用于神志病的治疗,成功地运用头针的“精神情感控制区“及”制狂区“治疗焦虑症、抑郁症、顽固性失眠等神志病,临床疗效显著,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辉煌成绩,并且建立了山西省最大的中医治疗顽固性失眠和神志病治疗中心。

头针第一代传承人焦黎明教授,先后于国家级杂志发表数十篇头针相关论文,如“头针加中药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例”、“经络氧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头针治疗顽固性呃逆98例”、“头针治疗失眠95例”、“头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例”等,并先后承担多项课题获得国内领先水平,如承担国家级课题“头针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再评价”,已结题。现承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一项,“头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著有《中医优势治疗技术丛书—头针》,并参编了国家中医治疗神志病统编教材。

扫描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