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耸肩挤眉弄眼,这些怪动作背后可蕴藏

时间:2021-7-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很多小朋友都喜欢摆鬼脸、耸肩,做些很酷的小动作,家长们一般不会在意这些小事情,认为慢慢督促孩子改正就好。岂不知这些怪异动作的背后,却蕴藏着大秘密。据调查显示,我国现有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抽动症患病率及发病率分别在5%~11%和1%以上,且逐年呈上升趋势。

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由于抽动症和多动症的名字差不多,很多家长都傻傻地分不清。二者虽有相似之处,但主要症状却又不同。多动症主要症状:过度活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不稳定、容易任性冲动等;抽动症主要症状:频繁眨眼、弄眉、斜视、抽鼻子、清嗓子、秽语、发出奇怪声音、耸肩、摇头及各种肢体抽动。抽动症的孩子可能会并发多动症;但多动症的孩子几乎不会有抽动现象;抽动症的危险性在于,很多家长不了解这个病,认为孩子挤眉弄眼、抽鼻子、耸肩、发出奇怪声音、大发脾气等只是小毛病,然后任由病情发展,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如果发现孩子经常出现这些现象,一定要警惕抽动症。

如何判断孩子是抽动症还是顽皮~

1.经常有怪异动作、偶尔发出怪异叫声;

2.脾气暴躁、性情容易急躁、喜欢骂人;

3.每天多次发作,且持续一个月以上;

4.发病前没有服用过刺激性药品,如兴奋剂等;

如果抽动症长期得不到治疗,轻则影响孩子学习,重则导致心理障碍,社交困难,所以越早治疗越好。

抽动症从何而来

1.肝郁致病、情志不遂

中医认为,肝主情志,当孩子情绪受到强烈刺激,或者不开心的时候极易肝风内动,进而诱发“内风”。“风性清扬,巅顶之上,唯风可到”,所以孩子早期抽动症多表现在头面部。

抽动症有很多致病因素,情志方面是最主要的原因。现今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家长们很容易将这种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致使孩子也变得忧虑、焦躁。

再加上手机、平板、动漫、游戏、游乐场等都会给孩子带来过大的精神刺激。一旦孩子得不到他们想要的,就会变得很不开心、很焦虑,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们的情志调护。

2.脾土受损、肾阴虚

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一旦脾土受损,控制肌肉四肢与口的能力也会异常,所以抽动症的孩子会出现各种“抽动”动作。

对中医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们,一定听说过肝气亢盛(木亢)的人,很容易导致水不涵木或土虚木亢。所以抽动症的孩子,不同程度上都会出现脾虚或肾阴虚等情况。

如何调护

抽动症,临床上以脾虚木亢的孩子最为多见,平时应多注意脾胃的调护,脾胃功能恢复正常了,肝肾的情况自然也会得到改善。

很多“肝风内动”的孩子都是通过补脾调理好哒,家长们不妨试一试~

粉丝来信→“孩子的癫痫是被我这样治好的~”

米粉来稿

第一步:添加客服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