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的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最近一连有好几个家长焦虑万分地找我“老师,孩子这几天突然不停地眨眼睛,越是提醒他越是严重,怎么办?”,近几年,这类咨询案例是比较多见的。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万不可掉以轻心。除了极少数孩子是因为眼部疾病(如结膜炎、倒睫等)和受到别人的暗示和影响(比如看到别人眨眼睛,下意识模仿),其余很多的孩子可能是患上了: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也叫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近年来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多见于男孩,目前病因不明。特征是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痉挛和抽动,有时伴有爆发性的、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最常见的表现是频繁眨眼睛、耸肩、摇头、做鬼脸、耸鼻子,有的发出咳嗽、清嗓子或者奇怪的喉鸣音、吼叫声、污言秽语等,有些患儿在不自主抽动之后,还逐渐产生语言运动障碍。 在咨询中经常会发现,抽动症的患儿往往比较娇气,敏感脆弱、易受暗示。很多孩子发病都和压力与刺激有关,比如:学习压力、人际压力(被同伴欺凌)、父母离异或者经常吵架打架、突然被严厉批评、被家长打骂等。当然,有些孩子有遗传因素,或者体质因素、神经生理、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器质性病变(如产伤、剖腹产、窒息)等因素,或者多种因素在发育中相互作用所致。 儿童抽动症很难自愈,必须早发现、早治疗,经过正规的治疗,预后较好。可到儿科、神经内科和行为发育科就诊,也可以及时带孩子做做心理咨询,一般是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重。发病越早,治疗越及时,治愈的几率越大,如果迁延过久,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后果严重。有些孩子的抽动是短暂性的,持续两周或者一年的时间。如果属于慢性抽动,一部分在青春期就会得到缓解,一部分则延续到成年。 抽动症的危害比较大,很多孩子会伴有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个性偏执、性格暴躁等。有些孩子被同伴取笑,还会留下心理阴影,进而更加焦虑紧张,症状加重,甚至回避交往,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影响社会功能。 面对抽动症的孩子,家长不必太过焦虑,更不要反复纠正孩子的行为,因为他本来是不自主的,如果反复提醒他注意,会让孩子更加紧张,症状加重,这是负强化。有时候漠视和淡化孩子的症状,给孩子爱和鼓励,就会逐渐缓解。 对孩子的护理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防止惊吓和刺激,让孩子有安全感,最好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精准找到孩子的压力源,尽量给孩子减轻压力,帮助孩子消除耻辱感! 第二:多陪伴孩子运动,尤其是对孩子进行平衡能力训练,因为运动系统尤其是平衡系统不协调,可能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第三: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尽量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忌辛辣、味精、含铅和色素的食品,不喝饮料。多吃牛奶、鸡蛋、土豆等食品。 关爱抽动症患儿的身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