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什么是小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的俗称,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患儿智力基本正常,但行为、情绪方面有明显缺陷。患儿多半无法集中注意力或注意力集中时间过短;活动过多;易冲动;无法与他人相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多动症患儿男童多于女童,且早产儿也更容易患多动症。 引发小儿多动症的病因 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确定小儿多动症的致病因。从现有病例认为其可能和生理、心理、遗传三方面因素有关。 ·生理因素 1.女性在孕期、围产期有疾病,或有大量吸烟、酗酒史。 2.儿童有严重的铅中毒或致命的中毒性脑病、痴呆等神经系统损害。 3.儿童缺乏维生素,对某种食物过敏,或摄入食品调味剂(人工色素)过多。 4.胎儿在孕妇产前、分娩时、产后,有轻度脑损害。 ·心理因素 1.社会环境或家庭条件恶劣,如家庭破裂、经济贫困、住房拥挤,父母性格不良。 2.父母有酗酒、吸毒、精神病史。 ·遗传因素 1.儿童的父亲、亲兄弟有多动、注意不集中的表现。 2.儿童的亲属中酒精中毒、反社会人格、癔症者较多。
小儿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婴幼儿时期 1.容易兴奋,好哭闹、睡眠差、喂食较困难。 2.难以养成定时大小便的习惯。 3.活动行为虽增多但动作极不协调。 4.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很短。 ·学龄时期 1.无法集中注意力 多动症患儿注意力集中短暂,易受外界干扰。患儿无法从头到尾做完一件事,也难以按指示和要求做事,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又换另一件事。 2.行为、活动过多 患儿往往手脚不停,无法安静,坐不住,喜欢不知危险地到处攀爬。容易招惹他人,喜欢与他人吵嘴打架。即使坐在凳子上也会不停扭动、坐立不安。 3.冲动任性易激动 患儿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常常表现出冲动易怒的情况。个性固执、急躁、幼稚,没有是非观、荣誉感,很容易说谎、逃学、沾染恶习。 4.无耐心不计后果 在集体活动中无法耐心等待,难以安静活动,话多,喜欢打断干扰别人的活动。参与危险活动而无法预计后果。 5.学习困难不听讲 患儿智力虽然正常,但记忆力、听觉辨别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成绩差或学习成绩波动大。在课堂、写作业时无法保持集中注意力,小动作多,好开小差。 6.精细协调动作困难 患儿动作笨拙,一些精细的动作不协调,比如系钮扣、系鞋带、穿衣服不灵活,走路无法走直线等。 7.容易丢失物品 丢三落四,常常会丢失自己的东西而不自知。
小儿多动症有什么危害 ·学习方面 患儿在学习上无法专心,不能主动学习,造成学习成绩差,以致于儿童厌学、逃学,使学业荒废。 ·个性方面 患儿喜欢说谎,做奇怪动作,冲动幼稚任性,无法处理正常的人际关系,发展严重可能因为人格扭曲而走上犯罪歧途。 ·行为方面 在学校、家庭里无法自控,不服管束,喜欢惹是生非,干扰他人。因为没有自控力,所以容易受不良影响的引诱,甚至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判断小儿多动症的简单方法 1.指鼻测试 让儿童分别用左手和右手食指,指自己的鼻尖。双眼闭合打开各指5次,观察儿童在此过程中的协调性和速度。 判别:若动作笨拙,出错多,尤其是闭眼时,那么儿童可能患小儿多动症。 2.翻手测试 让儿童坐于桌前,两手平放在桌面上。先将手掌朝下,拇指沿桌边下垂,其余手指并拢,随后尽量快速地翻动手掌手背。 判别:翻手时若不让摆动肘部,儿童出现动作笨拙,乱翻一气,两手小指靠不拢,则可能为小儿多动症。 3.点指测试 让儿童一手握紧拳头,另一只手用拇指依次触碰其它手指的指端。然后换手,继续重复一系列动作。也可以选择正反两个方向的接触手指,按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顺序来接触。 判别:如果儿童的动作不连贯、不灵活、错误多,则可能为小儿多动症。
淘气与小儿多动症的区别 实际上,淘气和医学上所说的小儿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淘气是指正常小儿的顽皮现象,后者则属异常的行为障碍。从医学角度看,儿童的生理特点是:身体和心理发育都很迅速,但还不成熟,所以他们幼稚、天真、活泼、精力充沛,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对外界的一切事物他们都感到新鲜,总想亲自摸一摸,动一动,“实践”一番。 又因儿童的神经系统功能以皮质下中枢活动占优势,大脑的抑制能力不如成人,所以他们表现活跃、不听话,也不像成人那样坐得住,因此孩子贪玩、喜动、淘气是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正常现象。如果比较小的孩子整天孤僻、少动,像个“小大人”,反而可能是不太正常的现象了。 而有的孩子从小格外调皮、不听话,一天到晚手脚不停、坐立不安、六神不定,爱吵闹,兴趣广泛而不持久,性情急躁,容易激动,自制能力极差,常常无事生非,还有一定的破坏欲,在学校里不守纪律,上课坐不住,精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扰乱课堂秩序,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极不稳定。这些便是得了小儿多动症的表现。患小儿多动症的孩子智力正常,只是由于大脑功能发生轻微障碍,而出现行为异常。这种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自愈的倾向。 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与人难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教育困难。有人把这种失调比喻为一部交响乐失去协调性及和谐性。国外资料报告小儿多动症患病率为5%—10%,国内学龄儿童发病者相当多,占全体小学生1%—10%。男孩较女孩多,早产儿童患此病较多。 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方法 ·补锌 小儿多动症的主要诱因可能是儿童体内血铅含量过高。因此补充锌、硒可以降低血铅含量。多给儿童摄入瘦肉、鱼、花生、奶制品、蘑菇、鸡蛋等锌、硒含量丰富的食物,排出体内的铅。 ·服药 当多动症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苯丙胺、匹莫林等。 ·微电流刺激 使用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通过微电流刺激大脑改善多动症症状。 ·关心爱护 对患儿多给予以关怀和爱护,表现好给予表扬,不能体罚批评患儿。 ·推拿按摩 中医的推拿可以帮助患儿缓解刺激,镇定情绪。 ·运动释压 通过滑板、平衡木、木马旋转、爬楼梯、滚圆桶、跳蹦床、袋鼠跳等游戏来舒缓压力。 ·改善环境 父母不能歧视、责骂患儿,也不能过分迁就,要耐心、严格地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消除家庭中不良的刺激或紧张因素,和谐家庭关系。
如何预防小儿多动症 ·孕妇预防方法 怀孕期间保持心情愉悦,精神放松,预防疾病,不要胡乱服药。此外要避免在孕期受病毒感染,防止早产、难产和剖腹产引起的感染以及头部外伤等。 ·儿童预防方法 1.避免儿童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避免铅中毒。 2.避免孩子摄入添加剂(人造色素,调味品,防腐剂)过多的食物。 3.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不要刺激儿童的精神。 4.鼓励儿童参加课外活动,发泄多余精力。 5.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有规律的生活中培养注意力和专心能力。 6.让儿童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例如红肉和动物肝脏类。 治疗多动症的食谱推荐 ·小米枣仁粥 原料:小米,枣仁末、蜂蜜、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 1.先将小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 2.将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同煮成粥。 3.粥熟后放入枣仁末搅匀,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每天食用2次,可以补脾润燥,宁心安神。 ·茯苓薄饼 原料:米粉,茯苓细粉,白糖、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 1.把米粉、茯苓细粉、白糖混合,加清水调成糊。 2.用平锅里倒上油,用小火将面糊烙成煎饼。 功效:能够健脾补中,宁心安神。 ·甘麦枣核桃煲猪心 原料:浮小麦,猪心,甘草,大枣,核桃,盐适量。 制作方法: 1.把猪心洗净后切成片或块状。 2.将浮小麦、甘草、大枣洗净,将甘草切片,大枣切成两半,核桃撬开取出核桃仁。 3.将浮小麦、甘草、大枣、核桃仁与猪心一同煮,熟烂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早晚各1次,帮助儿童健脾补血,养心安神。 白癜风治疗白癜风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