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DDC副总经理吕继蓉博士陪同四川农业大学张克英教授、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邀请的Illinois大学Stein教授一起走访国内一些知名饲料企业,收获了许多对生产有指导价值的技术信息,她特别整理了10条精华部分与行业朋友们分享。 1发酵豆粕豆粕的低聚糖主要是水苏糖和棉籽糖,属于半乳糠类的非还原糖,小动物体内缺乏α半乳糖苷酶,进入大肠被肠道产气微生物利用,导致胀气或腹痛。只要水苏糖含1-2%,即豆粕添加到15-20%引起腹泻概率增加较多。工艺好的发酵豆粕全部除掉了豆粕易引起腹泻的水苏糖和棉籽糖,发酵没降低大豆蛋白的分子量,没降低大豆球蛋白的量,但改变了结构,降低了β伴球蛋白的量。发教豆粕重点检测粗蛋白、挥发性盐基氮、酸溶蛋白、乳酸、PH、系酸力、大豆球蛋白、伴球蛋白、杂菌、氢氧化钾溶度。发酵豆粕的消化率比豆粕低,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所有营养物质往肝门静脉挤,竞争摄入,但普通豆粕的在消化过程中由于分子结构原因有个消化梯度;另外,若发酵豆粕在热处理过程中过热,也会引起消化率降低。 2DDGS评估评定口味,差异大,有酸、苦及涩味,有苦涩味是因为生产过程中调节PH,会加入硫酸,不加硫酸的DDGS硫含量是0.3%,加了可能会在0.3-1%之间,甚至1%。DDGS颜色越鲜艳,原则上品质量越好。生产过程中存在热处理过度情况,氨基酸损失,所以评定DDGS建议检测赖氨酸占粗蛋白百分比,正如豆粕中赖氨酸占粗蛋白的百分比在6%以上是一样,DDGS也有个标准,建议3.1%。DDGS有脂肪含量,但消化率并不高,所以不用考虑DDGS中脂肪的高低。 3针对蔗糖涨价市场有用50%葡萄糖加50%果糖来替代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原因是果糖在体内的代谢速度要比葡萄糖和蔗糖等传统糖都要慢,并且果糖的代谢并不依赖胰岛素,所以营养价值是打折的,建议加甜味剂及其它等能量营养物质。 4植酸酶的使用建议选用不同公司的植酸酶进行复配,主要原因是不同公司若在菌种上有差异时,酶切位点不同,这样使用效率会更高。 5针对反刍用豆粕美国有两家公司已生产出过瘤胃的豆粕,用于反刍动物会有较好的效率。 6针对猪用钙、磷建议用可利用磷,断奶仔猪钙与可利用磷的比值应该1.3:1,在生产中,因钙较便宜,所以往往有钙添加量有过多的情况,钙多影响磷沉积,甚至影响机体其它营养物质代谢。 7关于蛋品质营养影响蛋品质,如锰、硒、锌与蛋壳厚度有关,有机的效果更好,若蛋壳粗糙,可能与钙偏高有关,钙浓度与蛋鸡采食量有关,采食在-g./t情况下,建议钙水平3.5%;若蛋有水印,基本是饲料氧化、霉变引起,也于储藏湿度大等相关,该情况在高温高湿下更容易发生;蛋清质量差,考虑蛋氨酸、氨基酸、霉变、镰刀菌素,也可能与重金属钒超标有关,磷矿中容易检出钒;在高微量元素下,饲料和机体氧化加聚,如Fe高使脏蛋率增加,不建议加高剂量微量元素。棉粕中棉酚危害大,过多容易出现双皮蛋,菜籽粕容易使鸡蛋产生鱼腥味。 8肉鸭耐粗1-21日龄肉鸭,纤维可以达6.2%,22-35日龄,可以达7.5%,在这种水平下,并不会影响生产性能;与肉鸡相比,肉鸭半纤维日粮利用率增加19.05%。但不同来源、产地、加工工艺的饲料原料对于肉鸭来说利用率差异较大,建议饲料企业收集数据信息,建立适合自己数据库。 9关于肉质出现PSE肉与温度及氧化有关,建议Ve,有机硒、抗氧化剂、茶多酚。再如黄膘肉,在肥猪中不能使用脂肪酸在mgkOH/g以上玉米,同时霉菌污染、脂肪变质、机体免疫系统失调等也会引起黄膘肉。出现黄膘肉,及时找原因,除调整配方外,同时可以加VE、有机硒、茶多酚等抗氧化能力强的物质在饲料中调节并改进机体氧化系统。 10关于陈化粮与贮藏条件和时间有关,相对陈化小麦来说,陈化玉米出现品质下降的概率更大,主要是与其结构及成分有关,贮藏使脂肪氧化、淀粉糖化、氨基酸和蛋白质品质下降,同时霉变和氧化会带来适口性降低,甚至影响动物机体上的免疫机能下降和机体病变。 整理 DDC吕继蓉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查看相关内容难忘我的人生导师——陈代文教授、张克英教授 吕继蓉博士:仔猪采食特性与采食调控 吕继蓉博士:采食调控技术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