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不散治疗小儿抽动用对这些药方

时间:2022-7-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8岁的小李正在上小学3年级,近段时间以来妈妈发现他经常无法控制的动脖子,写作业的时候动、运动的时候动、日常生活都在动,于是妈妈带他看了骨科拍了CT,并没有找到病因。

据陈启雄主任介绍:小李的症状是小儿抽动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小儿抽动症是一种不自主、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抽动的表现复杂多样:有频繁且持续地眨眼、挤眼,伴面部抽搐,还有出一些声音等。

陈启雄主任告诉我们,目前约5%~20%的学龄儿童曾有短暂性抽动障碍病史,起病年龄2~21岁,以5~10岁最多见。病情通常在10一12岁最严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1。

如何诊断抽动障碍

望诊:症见一组或数组肌群反复不随意地快速无目的地重复刻板性运动,自己不易控制。有时勉强克制片刻,但不久再发。

闻诊:喉中时有吭吭作响声,或清嗓声,气味无异常。

问诊:或心烦易怒,或神疲倦怠,食欲不振,形体消瘦。

切诊:或有手足心热,脉弦或滑数或细数。

中医如何治疗抽动障碍?

儿童抽动障碍属中医“筋惕”“惊风”“抽搐”等范畴。古代医家认为该病主要病机为五脏失和,气机逆乱,引动肝风。中医根据不同儿童抽动障碍的证型给出了对应的治疗药方。

①肝亢风动证

表现症状:摇头、耸肩、皱眉、眨眼、踢腿及吼叫等抽动症状,伴烦躁易怒,胁下胀满,面红目赤,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白或黄,脉弦实或洪大有力。

辨证要点:不同类型的抽动症状,性情急躁,舌红、苔白或黄,脉弦。

治疗:天麻钩藤汤加减。平肝熄风。方由天麻、钩藤、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等药组成。

②痰火扰神证

表现症状:清嗓、吼叫、眨眼、耸鼻等抽动症状,甚或骂人(精神异常),喉中痰鸣,烦躁口渴,睡卧不安,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数。

辨证要点:不同类型的抽动症状,甚或骂人(精神异常),喉中痰鸣,烦渴等火热炽盛之相,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疗:涤痰汤加减治疗。方由胆南星、半夏、橘红、枳实、石菖蒲、茯苓、党参、竹茹等。

③脾虚肝亢证

表现症状:眨眼、耸肩、摇头、踢腿、清嗓等抽动症状,伴脾气急躁易怒,精神亢奋,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红,苔白,脉弦。

辨证要点:不同类型的抽动症状,脾气急躁易怒,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红,苔白,脉弦。

治疗: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扶土抑木,药物多选柴胡、白芍、枳壳、炙甘草、党参、茯苓、白术等。

公益访谈节目《不健不散》今晚邀请到的专医院儿科的专家团队主任医师陈启雄、主治医师董玲、主治医师张明,为大家带来《治疗小儿抽动,用对这些药方》。

▲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陈启雄

▲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董玲

▲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张明

想要了解更多节目精彩敬请锁定重庆科教频道健康医学知识科普类节目

《不健不散》

11月17日20:10

与您不健不散!

往期精彩推荐

抓住冬季补肾好时机!这3种方法让你“肾气”十足

长期喝甜饮料,真的会喝出糖尿病吗?

警惕血压波动危机!冬季如何保持血压稳定?

来源:不健不散服务号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部分稿件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