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发作,频繁眨眼耸肩浑身抽动

时间:2025/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469129.html

曾经有一部名叫《嗝嗝老师》的印度电影在中国大火,讲的是一名患有抽动症的小女孩,从小因为不自觉的身体抽动,嗓子发出怪声,被同学们排挤、嘲笑,还被学校拒收,经过不断的努力,成为一名老师,最终把学校最顽皮的班级成绩给提上去的故事。

这部电影让很多人了解到一个疾病:抽动症。可惜的是,电影中的女老师,终生都伴随这个疾病,在我的门诊上,也有不少的家长带着孩子来看抽动症,很多家长都会问:“孟主任,我家孩子的抽动症到底能治好吗?”

我给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个真实的临床医案,借此告诉大家,抽动症的真相和中医治疗方法,你们看完就明白了。

曾经我接诊一名小男孩,别的孩子6岁开始上一年级,可她直到7岁还在家里待着。为啥?家里人发现他总是不自觉得浑身抽动,频繁的眨眼、皱鼻、耸肩,还不断的清嗓子,发出怪叫,这种状态下,孩子根本无法安静的听课,只能推迟入学。

当时医院检查,医生看完检查单后,下了诊断:抽动症。说是神经发育出现了异常,开了许多调节神经的西药,按照疗程服用,可半年过去了,孩子的症状还是控制不住,吃饭越来越少,精神状态也日渐萎靡。

无奈之下,家人带孩子转为中医治疗,希望能让孩子摆脱困扰。

在仔细看了男孩的情况后,我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男孩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瘦小,脸色蜡黄,我看孩子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推测孩子不是挑食就是偏食,于是问了孩子平日饮食怎么样,果然,家长说孩子从小挑食,脾胃不好,动不动就积食。

我们常说小儿“脾常不足”,小孩子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因此喂养上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积食、反酸、打嗝、呕吐等问题。

随后我又问问了男孩一些问题,说话时能闻到孩子嘴巴里有臭味,这也印证了我对孩子脾胃虚弱,容易积食的推测。

接着我又问家长,孩子平常排便正常吗?

家长摇了摇头,说大便每隔两三天才能排一次,排便很困难。我就考虑孩子脾气不足,气无力推动向下运行,所以大便难以排出。

想到这里,调理的重点已经很明确了:脾胃是调理的重中之重。

接下来,看到男孩面色蜡黄,说明气血不足以达到面部,可能和肝血不足有关,我接着询问孩子晚上睡眠如何?

家长又摇了摇头,说孩子晚上说睡不着,总是熬夜到十二点多,就算睡着了,也是睡不安稳。可能是眼涩,孩子时不时就要揉一揉眼睛,当然这些也说明肝血亏虚了。

中医认为,肝主筋,脾主肌肉,身体抽动不止,跟肝脾有关,综合男孩的表现,可能是肝脾失调的问题。

在五行中,肝属木,主疏泄;脾属土,主运化。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依赖。脾出现了问题,肝也无法正常运行,在两者共同作用下,抽动就出现了。

根据孩子情况,我一对一给孩子制定了治疗方案,是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辨证加减。

方中的饴糖归脾经,能够给孩子脾胃提供满满的能量,在脾胃运转之前,把油箱加的足足的;芍药能够滋养肝脏,把肝血补足,让筋柔软下来;桂枝能够打通脉络,让气血从中顺利的运行;生姜温热,能够驱散体内的寒气,胃里不冷了,运转起来就“丝滑”多了。

在小建中汤基础上,我再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加入调理体质的药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果怎么样呢?

调理一段时间后,患者妈妈反馈,说孩子现在不自觉的抽动动作明显减少,吃饭胃口好多了,排便也顺畅了,身体舒服后,心情也好的多,性格也越来越开朗。辨证调整药方,积极调理体质,最终患者所有症状消失,现在已经正常的开始了学习生活,未再复发。

孟主任在这里提醒家长朋友们:寒冬还未结束,体内的阳气快要被消耗殆尽;春天即将到来,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更多的能量。

有抽动症的孩子,此时症状会更加的明显,胃运化不及,或者肝气不够调达,两者的状态不足以供应身体的需求。所以有相关问题的一定要及时调理。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