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千年古方揭秘化解中焦风痰,抽动症自

时间:2025/7/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读研究生的时候,遇见了我的导师,我才懂得了什么叫做“博大精深”!

00:54

就比如小儿抽动症吧,无非就是风痰堵在了中焦,也就是肝和脾。但是现在经常听到一种声音:抽动症无法除根,不能停药,因为会复发!

明明是一个简单的病,又没有什么生命危害,被有些人传的好像不治之症一样,家长闻之色变,一旦孩子确诊抽动症就焦虑焦急的不得了!从医多年慢慢明白:不过是有些人利欲熏心!

家长到处求医问药,什么方法都接受,有的让孩子吃好几种抑制神经的西药,却迟迟不见好。

从中医来看,抽动症属于“肝风”范畴,老祖宗早有应对方法。抽动症简单说就是“风”和“痰”堵在了中焦,风痰内绕,引动肝风,风盛则动,就出现了挤眼、耸鼻、咧嘴、扭脖子等抽动的症状。

需要用中药把中焦的风邪、痰湿化开就可以了。

抽动症我常说需要3分治,7分养。西药,短时间控制症状可以,不建议一吃就是好几年。中药辨证抓住脾虚肝旺、痰火上扰之根本,临床上有不错的反馈!

我的一位小患者7岁,不自主抽动3年。

家长回忆孩子四岁时一次感冒后出现耸肩、手指抖动等症,当时也没重视。之后症状加重,

医院就诊,间断服用中药2年多,疗效欠佳,时有反复。家长愁的不行,经过转介绍找到我。

症见眨眼频繁,咽部不自主发“嗯嗯”声,偶有鼓肚,脾气大、爱哭闹,挑食,面色萎黄不华,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属脾虚,风痰内扰,治以健脾化痰,息风通络。

处方:青陈皮各、半夏、炒白术、淮山药、防风、白附子、白芍、地龙等。

效果如何呢?

21天后复诊,眨眼、发声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继服一个月,妈妈反馈效果不错,我叮嘱中药继续调理,可以慢慢减西药,坚持调理。

患者前后复诊5次,随症加减调方,最终诸症消失,情绪正常,和正常孩子一样了,中药西药皆停,随访至今未发。

什么原理?

脾为生痰之源,小儿又“脾常不足”,如果长期喂养不当,或疾病所伤,损伤脾胃,脾虚不运,痰湿内生,蒙闭心窍,流窜经络,则生本病。

其症见不自主面部、四肢抽动,脾气怪庚,喉发怪声,纳差,面色不华。

故其本在脾虚,标为风痰扰动,用中药健脾化痰、祛风止痉,还可以慢慢减西药,没有副作用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大大降低了复发率。

中医需要传承,也需要发扬,坚持分享也是希望多一些人了解咱们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想帮助更多的小朋友,让祖国的花朵少受折磨,健康成长!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