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其静坐的场合难以静坐,常常动个不停 ◆做事粗心大意,常有始无终 ◆上课听讲、做作业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或不能持久,容易转移,常受环境中其他事情干扰◆容易兴奋和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必须立即满足其要求,否则就会有情绪反应◆经常话多,好插话或吵闹◆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非智力障碍导致的学习成绩差◆动作笨拙,精巧和协调动作较差如果有上述行为中的4项,可能是多动症哦。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俗称“多动症”。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同时出现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或冲动、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一组综合征。 特点◆起病于学龄期前(典型年龄为3岁),学龄期(8—10岁)为发病高峰期,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男童明显多于女童。◆发生在各种场合(如家里、学校和公共场所)。如何改善1行为矫正循序渐进地帮助患儿建立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及时肯定成绩,并给予一定奖赏,以利于强化。 如先培养能静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可从听故事、看图书或看电视培养起,逐步延长时间。达到一定时间后,逐步培养一心不可二用的好习惯,如吃饭时不玩玩具。2认知行为教育在静坐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基础上,训练其上课不得随意走动,加强组织观念,使其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环境,保证学习的进行。3社交技能训练可采用直接指导、模仿、反馈等方式,也可采用儿童剧及游戏形式,直接表现同伴之间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精神,以激发儿童自我控制的意愿,提高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别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多动症的医院专科科室进行明确诊断,家长和老师切莫随意地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数据显示,以医院就诊的孩子中,仅有约30%被确诊为是多动症患者。 专家指出:多动症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专业性要求。错误地给孩子贴上多动症标签,给孩子和家庭带来额外的心理负担,更严重的是教师和家长容易产生"放弃"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