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抽动症患儿妈妈的自述 孩子爆发抽动症症状时,反复感冒,鼻炎严重得晚上睡觉呼吸都受影响,脸色青黄,情绪糟糕无法控制,张口、翻眼、摆头、甩手、弯腰、发出“嗯嗯嗯”的声音、往前走时突然停下后退几步……基本上抽动症孩子会有的症状他都有,还有掐额头、用笔戳手等自残行为。 学习上,注意力无法集中,对写作业、考试充满恐惧,几乎到了无法继续学业的地步。 医院才确诊为抽动症 通过反复观察,孩子喜欢吃糖,但孩子吃糖后情绪易变坏,所以就控制了他吃糖的量(偶尔吃一点,家里几乎不再买糖)。对孩子的饮食、看电视、看书等等都没有禁忌. 我在家的时候,心情好,家里就会充满母子俩的笑声;我忙了,不在家,家里死气沉沉;如果我的心情不好,家里的气氛就会压抑。而让我心情不好的,通常只是孩子爸爸。爸爸多数时候沉默不语,喝茶、看电视等,习惯性指责埋怨,语气里似乎总是带着不满。 很多年里,影响家庭氛围的就是不同的教育理念——爸爸拒绝交流,而我又不肯妥协 我的具体的情况告诉了医生后,医生告诉我说:针对内因,除了理解孩子、接受现实,就是帮助孩子、等待长大,没有神丹妙药。 注重心理疏导增强心力,帮助孩子重新找到自信,改变家长的观念、态度,营造让孩子感受安全、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这个过程确实很不容易,从迷茫中摸索,一点点地看到希望,在曲折中的前行…… 抽动症的外因就是不良环境、不当的教育、压抑的氛围、得不到释放的情绪的累积等,我们改变不了社会、学校的环境,但是可以改变家长的观念、家庭的环境,从而让孩子的内心由弱到强。每个孩子有其特点,每个家庭都不同,这需要家长用心去观察、用智慧去思考、用行动去改变的。 抽动症孩子的动作就是心的晴雨表 利用孩子有动作的时候找到原因,如果说爸爸对儿子的伤害是慢性伤害,造成了儿子自卑、胆小、逃避困难的性格;那么,妈妈对儿子的伤害是急性伤害,在短时间内席卷了儿子仅有的温暖和力量,他恐惧、不安、焦虑。 爸爸的问题需要长时间去改变、解决,妈妈的问题必须马上解决,刻不容缓。 可怕的不是抽动症,而是我们不自知,不知道孩子的需要,不知道又发孩子“抽动”现象的根源所在。 希望每一位妈妈的心中都有阳光照射,而照射的地方不是荒漠,而是一片绿洲,愿孩子的身体健健康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