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说孩子是多动症

时间:2017-1-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在平时门诊的接诊过程中,因为怀疑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带小孩来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家长多不胜数,几乎占到了儿童行为问题就诊人数比例的绝大多数。那么,在我们身边真的有那么多多动症儿童吗?

  其实,我们平时日常所说的多动症,学术的全名应该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指的是与其年龄不相适应、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为特征的心理行为性疾病,在学龄儿童中广泛存在。美国数据显示,3%-5%的学龄期儿童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而我国的数据大约为3%-10%,患儿中男孩是女孩的3-4倍。现在我国的学校里,每个班级大约有30-40人,以5%的患病率计算,大约每个班级有1-2个ADHD患儿。

  然而,根据目前儿童保健科接诊的家长的口述中我们发现,他们认为的比例远高于此。来就诊的家长中,一部分是因为自己觉得小孩在家里做作业时坐不住,喜欢动来动去;另一部分则是因为教师向他们报告,说他们小孩在学校非常“皮”,不认真听讲,甚至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我们的一位主任曾跟学校的老师讨论过,问老师觉得班级里有多少多动症的小孩,老师一听到这个话题就不假思索地一连串报出了许多名字。由此可见,许多家长和教师往往将活动较多、精力旺盛的孩子定义成了所谓的多动症。

  那么真正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ADHD的临床表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ADHD分为三种亚型,分别是注意缺陷型(ADHD-PI,predominantlyinattentivetype),多动-冲动型(ADHD-HI,predominantlyhyperactive-impulsivetype)混合型(ADHD-C,   其核心特征是

  1.注意缺陷(持久注意警戒缺陷),主动注意保持时间达不到患儿年龄和智商相应的水平。轻度的注意缺陷只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集中注意,严重的孩子对任何活动都不能集中注意。

  2.多动(不恰当并导致破坏性结果),在相对安静的环境里活动量超出预期,且在需要自我约束或秩序井然的场合显得尤为突出。有的患儿表现为在座位上扭来扭曲,东张西望,摇桌子、转椅子,甚至在上课时离开座位。

  3.冲动(行为和认知性冲动),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快速、不精确的行为反应。患儿幼稚、任性、克制力差,行为唐突冒失,事前不考虑,事后不吸取教训。

  其中,重点在于(1)与年龄水平不符(2)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

  而DSM-IV的诊断标准也很明确(见表1),强调了必须满足多条条件中的6条及以上,并且持续时间要在6个月及以上。

那么,根据表格对照者看一下,有多少以前我们认为“皮的不得了”,“肯定是多动症”的孩子能被真正认为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呢?

  而明确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还需要缜密的诊断流程。接诊的专业医生需要详细的询问病史、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和神经心理学检查,并进行智力测验、注意测试以及行为量表等一项项检查。不是一项简单的过程,更不是一句“大家都觉得这小孩是多动症”就能一概而论的。

  其实,儿童在每个成长的阶段都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比如学龄前期的儿童本身就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提问题、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强等特点。家长及教师需注意不要把正常的特征误认为是病理特征。倘若觉得自己的孩子的确较其他孩子更为活泼好动,可以适当地注意引导以及干预以促使更为良性的结局。切忌轻易主观认为孩子有病,不仅给家长本身造成了心理和生活上的负担,更会造成儿童的自卑心理,得不偿失。









































白癜风治疗的较好办法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的好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