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快速认识 医院发育行为科王波主任为大家讲解抽动症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肌肉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症。其明显症状为频繁眨眼、耸鼻、撅嘴等面部扭曲表现,摇头、清嗓、耸肩、甩手、抖腿等抽动行为,以及怪叫、污言秽语等发声行为。通常在2-15岁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约为(3-4:1)。 二、抽动症都有哪些症状? 1、症状 运动性抽动:主要症状有简单的眨眼、翻白眼、吸鼻、伸舌、撅嘴、张口、耸肩以及复杂的甩手、做鬼脸、抖脚、步态异常等症状。 发生性抽动:主要症状有清嗓子、干咳、怪叫、吼叫以及重复某个字或词等症状。 秽语症:无故骂人;说污言秽语;说猥亵话等症状。 混合性:发声性、运动性、秽语性等症状相互交差或同时出现。 2、症状路径 在大多数抽动症患儿中,抽动症的发展都会有一个时好时坏的路径。焦虑、压力、疲劳常常会使抽动变得更为频繁;而睡眠期间或患儿专心于某个活动注意力被转移的时症状会明显消失;从头面部开始发展-到肩颈部-上肢-下肢,抽动症的症状平均出现于7岁之前,在出现的2到3年间被发现。大部分的孩子症状最严重的时期在9到11岁之间。 三、抽动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神经生化因素 多巴胺等中枢神经递质分泌失衡是导致抽动症的根本原因,其他因素通过影响多巴胺的分泌进而导致抽动症的出现或加剧。 2、药源性因素 长期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如患儿长期服用抑制性药物,可产生抽动障碍或使抽动症加重,或诱发一些具有潜在抽动倾向的儿童抽动发作。 3、免疫因素 调查研究,抽动症可能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儿童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 4、外源性病因 包括精神因素、习惯性模仿、家族遗传、社会心理、脑组织损伤等因素,导致儿童抽动症发病,或是加重抽动症病情。其中学习压力大、家庭暴力、野蛮的教育方式、家庭不和、父母离婚,在儿童抽动症病因外源性因素中占比较大。 四、抽动症不及时治疗的危害 1、影响孩子的外貌形象 眨眼,歪嘴等症状,其他人看到会觉得孩子很奇怪,甚至有的孩子还会被其他孩子嘲笑,使孩子产生自卑感。 常2、继发学习困难 抽动症患儿长期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留级,给家长和孩子带来很大影响。 3、造成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 由于抽动症的症状表现常常被同学嘲笑,奚落,使患儿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孤僻,久而久之使得孩子孤独,不愿与人接触,甚至对嘲笑产生报复,敌视心理,这样很容易使孩子走上犯罪道路。 4、影响身体器官发育 抽动症的特点是多组肌群不自主抽动,肌群抽动也可引起相应的肌群酸痛,如胸痛、颈痛、上下肢痛等。轻症不用特殊处理,重者患者需到院寻求医生帮助。 五、抽动症如何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在抽动症的诊断过程中,要注意与以下疾病相区别: 1、抽动症VS多动症 多发性抽动患儿其快速、无节律性的运动和无目的性的发声抽动易被当作“活动过度”,加上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的特点,更容易被误认为ADHD。但多发性抽动表现的抽动多样性、发作时的波动和反复性等能明显区别于ADHD。 2、抽动症VS结膜炎 当小儿不注意卫生,用脏手、脏毛巾擦眼后,或病毒性感冒时,均可引起结膜炎。相应的症状为感冒,不停眨眼,眼结膜充血,水肿,目眦多,用抗炎眼药水可使症状减轻;而抽动症虽有不停眨眼情况,但伴有其他肌群的抽动和异常发音,结膜不充血,无其他感染症状。 3、发声性抽动症VS咽炎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咽部发炎,由此出现清嗓、干咳等现象,急性期还有发烧、咽痛等症状;但若为出现感染情况亦有清嗓声,并有眼、眉、鼻等异常动作,不能长时间控制,反复发作,此时应考虑是抽动症。 点击“阅读原文” 白癜风趁早治疗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