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的识别与干预

时间:2021-1-1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884623.html

认识抽动症

小健上小学一年级,刚开学的几天,老师在家校联系本上打满了“三角形”,并标注:上课和同学谈天、字写得不够端正、跳绳要加油、口算太慢要训练等。妈妈看了心里非常焦虑,特意把小健的弟弟交给外婆带,自己全身心辅导小健功课。一个月后,小健的功课有所进步,但出现了新问题,妈妈发现:小健会时不时地挤眉弄眼,脸上的肌肉还会不自主的抽搐。这让妈妈非常担心,去医院里看,医生的诊断是——抽动症。面对这个陌生的名词,小健妈妈很为难。

当孩子不由自主地、不听使唤地眨眼、挤眉弄眼、努嘴、吸鼻时家长会感到很困惑,是活泼好动?顽皮做怪相?或是坏习惯?其实这是一种叫抽动症的疾病的外在表现。

抽动症

抽动症是一种不自主的、无目的性、重复、快速的肌肉运动,可表现为眨眼、吸鼻、舔口唇,扭脖子、鼓肚子、耸肩、甩胳膊、蹦跳,或伴有嗓子发声,严重的情况还会伴有秽语:控制不住说脏话或骂人的话,其实这不是儿童的顽皮或“坏毛病”,而是近年来逐渐增多的一种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抽动症。

抽动症的形式

抽动的形式可表现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种。

1

运动性抽动

简单运动抽动表现为突然、迅速、孤立和无意义的运动,如眨眼、挤眉、皱额、吸鼻、张口、伸脖、摇头、耸肩等;复杂运动抽动表现为突然、似有目的的复杂的行为动作,如“做鬼脸”、眼球转动、拍手、弯腰、扭动躯干、跺脚等,复杂运动性抽动还包括模仿行为、猥亵行为等。

2

发声性抽动

简单发声抽动表现为反复发出不自主的、无意义的、单调的声音,如“嗯”“啊”等、或者类似动物的叫声、清嗓声、吸鼻声等;复杂发声性抽动是指反复发出似有意义的语词声,包括单词、词组、短句、秽语、模仿性语言和重复性语言等。

引发抽动症的原因

抽动症的发生往往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后导致的,有关短暂性的抽动障碍是有家庭聚集性的,患儿家庭成员中患抽动障碍的是很常见的,因此被认为与遗传有关。某些心理上的紧张因素也是会诱发此病的,比如对学习要求过度,学习负担过重、责备过多,感情上受到忽视或者是环境中某些紧张气氛,家庭生活事件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婚等。

体质因素也是抽动症的常见诱发因素,孩子第一次发病常是因受到局部炎症刺激而诱发,如,睫毛刺激引起眨眼,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吸鼻、面肌抽动。当局部疾病原因去除后,抽动症状仍继续存在。

抽动症的应对方法

方法

1.给予心理上的帮助。

抽动障碍症状严重时可对孩子自身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孩子的症状往往易受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学习负担过重等因素的影响而加重。因此,心理上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症状需要理解与包容,合理安排孩子日常的作息时间,多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游戏和户外体育活动,转移其注意力,放松紧张情绪。家长不要过多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