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是一个网络用语,被网友们界定为那些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据说“熊孩子”的“鼻祖”是野原新之助,就是日本漫画《蜡笔小新》里的小主角,这个熊孩子在调皮捣蛋方面简直是“无人能敌” 不过,有种“熊”爸爸妈妈得多留个心眼,它有可能符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患儿在社会交往上通常存在障碍,严重甚至会有品行问题,需引起家长重视。 暑假已过半,区中心医院除了泌尿外科、眼科门诊排得满满的,儿科心理门诊量也增加不少。该科近期接诊多动症患儿比平时增加了两成。专家指出,我国学龄期儿童的发病率在4.31%~5.83%,建议家长平时要多留意孩子的行为,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的情况要及时就医。 活泼好动、活蹦乱跳就是多动症? 并没有那么简单 有个小男孩叫小泽,他: 您的儿子也像小泽吗? 或者您的女儿有点像思思? 女孩子的多动症可能不会表现太多的好动动作,但可能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经常发呆,对老师讲授的知识,经常听不进去。导致以上症状。 暑假就诊增两成“孩子特别好动,总是坐不住,经常被老师和同学投诉,是不是得了多动症?”在儿科门诊,不少家长都怀着这种七上八下的心理:一方面自我安慰,觉得好动是小孩的天性,另一方面又隐隐担忧--家里的“小魔王”确实皮得让人头疼。记者在现场发现,家长们向医生介绍情况时,一旁的孩子不少像上足链条的马达,到处跑,任凭家长叫唤,一刻都停不下来。 “最近来咨询的家长和儿童确实多了很多。”区中心医院儿科主治医师何敏妮告诉记者,每年这个时候是各类儿童心理问题求诊的高峰,一到假期来评估多动症的患儿起码比平日多出两三成。暑期之所以出现多动症就诊高峰,何医生说,一方面是因为假期,很多外地人会把孩子从老家接过来来相处,发现孩子学习、行为、情绪问题来看病;另一方面,暑期期末成绩出来,老师对孩子一年表现的评价也出来了,医院评估下什么问题。 6岁儿童是就诊高峰人群据了解,多动症多动症又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最典型的症状是注意力难集中、冲动、多动,从而导致成绩差、人际关系差、自我约束力差等问题。何敏妮介绍,6岁左右的孩子是就诊高峰人群,因为这个时候进入学习阶段,多动症患儿主要出现与年龄不相符合的言行,生活规律性差、注意力不集中、与学习有关的记忆差等。 对于儿童多动症的形成原因目前仍无定论,医学界认为与一些因素有关,如果一个患多动症的孩子成年后仍有多动的话,那么他的孩子患多动症的几率超50%。此外,家庭、社会提供教育方式不足,双亲养育方式不当,可能增加儿童患多动症的几率。 需要指出的是,多动症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弱智的儿童智力较低下,可能表现出好动,但这不属于多动症,应注意区别。 患儿大多不会自然痊愈目前医学界把多动症界定为“慢性疾病”,孩子多动症症状大部分不会自然痊愈。如果不进行治疗,大概有7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和成年,发展为成人多动症,成年后也较正常儿童职业成就低,甚至走向违法犯罪。我国一项针对少年犯的调查显示,有70%的少年犯被确诊在儿童时期患有多动症。因此单纯指望多动症自愈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早诊断、系统治疗至关重要。 早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医生提醒,一旦孩子确诊为多动症,家长也不必过于悲观,何敏妮指出,目前通过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行为矫正、认知行为矫正、社交技能训练、躯体训练项目、疏泄疗法)等结合起来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减少不良行为,提高孩子的社会功能。 “随着人们科普认识加强,前来咨询的家长都能认识到多动症是一种疾病需要治疗。可家长观念仍然转不过来,不愿意孩子接受药物治疗。”何医生坦言,门诊中很多家长都非常抗拒药物治疗,他们认为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这个时候服药会影响孩子的健康。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对于儿童多动症,尤其是中重度的儿童多动症,药物是治疗的基础。目前国际上用药治疗已经非常普遍,只要控制好剂量和用药时间,基本上不会对孩子的生长造成什么影响。 家长、老师需足够耐心除了药物治疗外,何医生也反应,对于多动症孩子的包容和耐心,许多家长做得还不够。她强调,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一个长期、规范的治疗过程,家长要有很强的耐心,给他支持、给他鼓励,帮助他度过这个坎。患儿要在家长、老师以及医师的配合下,逐渐养成学习习惯、怎么与人交往、学会处理问题等等。家长要改变打骂孩子的态度,不要给孩子扣上得了“难以治愈、重病”的帽子。只要对患儿的社会功能和情感技能给予爱心培养,让这些孩子会交朋友、有适应能力,能够成长为独立的成人,多动症患儿生活会比较有秩序,孩子的自尊心、成绩、性格都会接近正常人。 采访中,何医生强调,孩子的多动症和好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相当一部分正常的孩子也是好动的,也并代表文静的孩子就没有多动症。多动症作为一个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的疾病,主要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三种。注意缺陷为主型表现为易分心、懒散、困倦、动力不足,常常伴有焦虑、抑郁,有较多的学习问题,但品行问题较少,这类儿童可表现为“文静”;多动冲动为主型常见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以活动过度为主要表现,如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忍耐力差等;而混合型既有多动症状又有注意缺陷症状,是最常见的一种。 如何分辨孩子的表现是由于患了多动症还是仅仅出于顽皮?医生介绍,注意力方面,多动症患儿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便是看动画片也不能专心致志,但顽皮的孩子在看喜欢的动画片时能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在行为目的性上,顽皮儿童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而多动症患儿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较冲动,且杂乱,有始无终。在自控能力上,顽皮儿童在严肃、陌生环境中有控制自己的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哭闹,而多动症患儿在任何场合都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注意力不集中1、常常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不注意细节或经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2、在工作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集中;3、别人和他说话时常似听非听;4、常不能按别人的指示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5、常难以组织工作和学习;6、常逃避、讨厌或不愿做要求保持注意集中的工作(如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7、常常丢失学习和活动要用的物品(如玩具、学校指定的作业、铅笔、书本或工具);8、常常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9、日常生活中容易忘事。 多动或冲动行为1、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保持坐姿的环境中常常离开座位;3、常在不恰当的情况下乱跑或乱爬(成人或青少年仅限于主观感觉坐立不安):4、常难以安静地玩耍或从事闲暇活动;5、经常忙个不停或常像“装上了发动机”似地不停地动;6、经常说话过多;7、常常别人间话未完就抢着回答;8、经常难以安静等待或按顺序排队;9、常打断或干扰别人的活动(如插话或干扰别人的游戏)。 以下是专家解答网友提问 专家: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洪宇 提问1:像傅园慧这样是不是多动症的表现? 答:有家长问到最近傅园慧这样是不是多动症的表现,只能说有点像,毕竟不了解她小学生时候的表现,她是比较活泼,与本年龄的应有的表现不一样。而获得22枚奥运奖牌的美国游泳健将菲尔普斯,他是确定有多动症的,且曾经服用药物3-4年,这说明多动症的孩子也可以很有出息,如果家中有多动症的孩子,家长们也无需灰心丧气。 提问2:我小孩5岁8个月,医院检查诊断是多动症,医生开了择思达、再普乐和思考林这几种药,说要连续吃好几年。我很担心小孩这么小,长期服用这些精神药物会不会对大脑造成损害,感觉中药比西药伤害小一点,请问有没有中成药是治疗多动症的呢?还有是否真要连续吃好几年药呢? 答:相信那位医生的诊断没错,但使用的药品种类似乎过多。择思达可以服用两三年,而再普乐和思考林,服用时间长,引起的副作用可能比较大,建议短时用药。中药比西药伤害可能会小一点,但治疗效果差,而且中药成分复杂,某些不明成分可引起慢性肾衰。 提问3:我家男孩10岁,上课走神,记忆力差,背不了课文,动作不协调,话多,可以说个不停。但跟班里不合群,都是自己玩。医生说是综合性多动症。 答:您家的孩子有比较典型的多动症表现,建议到医院评估,如确诊为多动症,应用药物治疗。 提问4:男孩子快到四岁了,老师不能安静下来做一件事情,玩玩具也是玩一下这个玩一下那个,在家几乎就没有停过,爬上爬下动个不停,会不会是多动症啊?如何去判断到底是小儿多动症还是说这个小孩子比较活泼。 答:您家的孩子有比较典型的多动症表现,但考虑到小孩年龄小,可以判断有多动倾向,但暂不能下结论是多动症,可继续观察小孩的表现,如破坏行为比较多,建议到医院就诊。 提问5:孩子11岁了,平时坐着都动来动去,晚上睡觉也喜欢乱翻,上课时不知道怎样,在家写作业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看到人家玩或者说什么就分心,一会儿没看住就跑出去了,请问有什么办法纠正吗? 答:您家孩子的表现比较符合多动症的诊断标准,建议到医院就诊,适当使用药物治疗。 提问6:男孩5岁半,平时除了看动画片和玩手机,其余时间都停不下来,上课或学兴趣班,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在下面做他自己的,注意力一点都不集中,这种是不是多动症,怎么治疗? 答:比较像,建议读小学后观察一两个月,征求老师的意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有相关症状,到医院就诊。 提问7:家里大孩子多动症,会对小孩子有什么影响吗?怎样能避免这种影响? 答:注意对大孩子进行适当的管教,纠正其不良行为,避免对小的小孩产生榜样作用。 提问8:上课能坐好是不是就可以断定不是多动症呢? 答:坐得住并不能排除小孩是多动症,如果坐得住,但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也可能是安静型的多动症。 最后一个问题:成年人有相关症状也算多动症嘛? 答:成年人出现相关症状也算多动症,这种疾病称为成年人的注意力缺陷。曾经有一个50多岁的加拿大人,在广州做英语外教,小时候被诊断为多动症,他经常要找医生开多动症的药物来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使备课、改卷和教学顺利进行。 来源:番禺日报、悦健康综合整理 北京白癜风公立医院白癜风是怎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