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青春痘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8820.html 分享文章:茯苓妈妈 前几天看到一个故事,分享给大家。 5岁的佳佳(化名)国庆期间接触平板电脑的时间比较长,时长眨眼睛,有时一连眨好几下。 家长以为是用眼过度。 很容易理解,接触电子产品时间长了,眼睛干涩,总不自觉眨眨。 我们自己对着电脑时间长了也这样。 怕孩子出现视力问题还是医院检查一下。 但眼科医生做了全面检查之后并没有发现孩子眼睛有什么问题,开了一瓶眼药水,并嘱咐孩子看电脑的时间。 回家之后,孩子的症状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多了吭嗓子的习惯,又去检查,依然没有检查出来任何异常,医生只是说也许是习惯性动作。 意识到不寻常...... 真的意识到孩子可能确实有点异常,还是那次去上外教课,孩子表现得异常兴奋,一会跟着外教身后动手动脚,一会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完全不服管教,怎么喊也喊不住。 家长们投来诧异的目光,让佳佳妈妈觉得有些难堪。 课程结束后,助教叫住了佳佳妈妈,并建议她有时间多了解一下多动症。 这句话,改变了孩子的一生。 佳佳妈妈回家翻阅了大量有关多动症的资料,眼睛一瞥,不经意看到了另一个词——抽动症。 巧的是其中的症状跟佳佳之前眨眼睛、吭嗓子的表现高度吻合。 突然就有了治疗的方向。 于是,挂号。 医院诊断为轻度抽动症。 抽动症是什么样子的?我家孩子经常跟我挤眉眨眼卖萌,是不是抽动症? 我给大家看两张图片也许你就明白了。 大家先看下面几张图片,宝宝们是不是非常可爱、萌萌哒? 再看个下面这张动图↓↓↓ 抽动症一开始往往从面部开始,比如眨眼睛、皱眉、咧嘴、做怪相。 随着病情的进展,抽动逐渐加重。 波及到颈、肩、上下肢, 出现扭脖子、耸肩、甩胳膊、踢腿、鼓肚子,甚至全身抽动。 如果呼吸肌、吞咽肌抽动,那孩子会有各种发声, 比如咳嗽声、哼声、打嗝声、清嗓子声、喷鼻子声,甚至犬叫声。 有的时候还会有骂人、吐唾沫、各种手势。 为什么会发展成抽动症呢? 第一个原因我们归结为阳不足。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个孩子,他爸爸就是西医,而且是很有名的西医,也在学中医。 但是孩子得了抽动症了,去医院找了个中医看。 开了药了,最后都没吃。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懂中医的西医爸爸一看药方觉得不靠谱,爸爸会点东西,所以一看就觉得不靠谱。 托了朋友找到了我,那我就把道理给他一讲,这个爸爸马上就明白了。 什么道理能让爸爸一下就明白且信服了呢? 那我也来为各位医友再讲一下。 见到孩子,孩子的现象就是抽动脖子。 为什么会抽? 这里面牵扯到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叫阳属动而主静。 是不是一听这些话你就不懂? 那我给各位举个例子: 请你此刻站起来把一个2升的水壶端起来拿着,端着不准动。 是不是你的水壶就不会动? 是什么让水壶能在你手上静止? 是力量! 这个力量就是阳。 静止为阴,所以阳主的静。 阳才让静处于那个静的状态,是因为有了这个力量才让水壶静止。 也就是说为什么孩子会抽动多动? 就是因为这个力量不足以支撑他静下来。 那我把这个道理给他爸爸一讲,爸爸马上说我信这个道理。 所以你看我们明白的中医人,把道理给别人讲清楚有多么重要。 我们要告诉病患这个疾病背后是个什么逻辑。 孩子吃了汤药就好了,不抽动了。 第二个原因是负面伤阳气。 什么意思呢? 抽动症的孩子普遍敏感,或者会自我暗示,从这个维度家长怎么配合治疗的问题。 你说任何一个负面,无论多小,他都能马上记到心里。 这类孩子会自我暗示,并且是负面的自我暗示。 比方说马上要考试了,孩子马上就抽动起来了,为什么呢? 他自我暗示了:“我为什么没好好准备考试?我之后考试的结果如果不好,就是因为我病了。” 所以他得暗示自己生病。 由此可知,负面的暗示伤阳气。 能抽动还是因为阳气不足,负面的暗示伤阳气,一定要记住这句话。 那生活中,包括一开学了,孩子马上抽动多了; 父母老师一批评,孩子抽动多了; 都是同一个道理,就好比是你们让我不能玩,我就让你们不好过,我生病吓死你们。 举这样一个例子,各位医友能懂这个意思吧? 这样大家就弄懂抽动症的背后最基本道理是什么了。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孩子为什么会患抽动症呢? 一方面是自身阳不足,阳属动主静,任何一个动作维持静的状态,背后是阳提供足够的力量。 还有一方面就是负面伤阳气,阳气不足的孩子更容易感知到负面的暗示,而负面的暗示又会伤阳气。 我看了网上大量的伪科普贴,他们怎么说的呢? 他们把小朋友的抽动症归结为父母是原罪,他们说孩子能感知到父母传递的负能量,是无数个生活细节,是家长的冷漠和拒绝,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忽视了。 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可能当时没有发泄出来,积压到了心里,久而久之,成了压力的来源。 而这些压力就成了抽动症的源头。 有些家长就被这种伪科普PUA成功了。 一副干了伤天害理的事一样谨小慎微,是我们有错,我们做的不好,已经在努力忏悔自己了。 我的天哪,我看了真的很生气。 他们只说了孩子感受到恶意,继而发展成抽动症。 而没说为什么能感受到恶意。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 小月期末考试成绩没考好,妈妈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相信你下次会考的更好。” 正常孩子听到的是:妈妈在鼓励我,我只是一次失误,下次一定会考好的。 抽动症孩子听到的是:妈妈在怪我没考好,她不会再爱我了。 看到区别了吗? 不是你做错了什么,只是这个孩子更加敏感,更容易接收到来自外界的恶意。 我们家长可以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谨小慎微,但是走出这个家门,校园里、社会上的人还会对你的孩子百依百顺吗? 这个时候孩子受到挫折又该怎么办? 所以我们培养孩子不能只看表,要看里,就跟中医一样治本。 我们临床上遇到的标配就是一个生病的孩子配上一个焦虑的妈妈。 妈妈们接收到了太多的信息,这个专家、那个大咖、邻居、亲戚,围绕在她们身边的声音太多了,大多让她们检讨自己。 但是我想跟各位妈妈们说:其实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要太过苛责自己,只有你放松了心态,孩子才能放松心态。 说了那么多,抽动症中医能治吗? 当然! 我们在治疗抽动症的方剂中一定会用到一位药,就是附子。 附子振奋阳气,所以这味药用到的量一定就要大。 如果各位医友不好理解,我再给大家讲个案例。 祖孙两人,外公是心脏做过支架的人。 大家说心脏都做过支架的人,说明这个外公的心脏好是不好? 那肯定是差吧? 然后你一听他叫外公,他不可能年轻吧? 这位外公本来就是衰老多,年龄也大的人。 两个人都需要附子振奋阳气,一个是外孙女,一个是外公,到底哪个人附子应该用的多? 此时,有反应过来的医友会说不一定,那得看谁严重? 那我们一般情况下去理解谁更严重呢? 外公吧,因为他年龄大了嘛。 但是,临床中我们就遇到真正的这对祖孙俩,我就把方子指给外公看:老爷子,你看你附子才用那么点,外孙女附子用那么多。 为什么呢? 因为外孙女病情反而重。 为什么外孙女病情重呢? 因为这个小女孩就是来治疗抽动症的。 就是因为阳属动而主静的这个阳不足了。 比外公严重多了。 然后慢慢的靠这个阳气一生发起来,孩子的抽动症就好了。 如果孩子有眨眼睛、吭嗓子,面部抽等情况,可以先吃金匮肾气丸,可得到改善。 当然临床情况较复杂的话,尽快找中医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