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被诊断出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父母觉得这是“过度诊断”,问题并没有医生说得那么严重,也许孩子太好动,不是读书的料,让他们去练体育就好了——23枚奥运会金牌得主菲尔普斯就是一个ADHD患者,走这条路不是很成功吗?医学专家和心理学家剖析了菲尔普斯的患病、治疗和训练的全过程,发现问题并不简单,建议父母积极治疗,以免孩子长大后出现更多更严重的问题。 菲尔普斯并未“战胜”ADHD 美国游泳运动员迈克尔·菲尔普斯赢得23枚奥运会金牌,可以说是史上最成功的奥运选手。但是,他在10岁的时候,曾因好动捣蛋、上课不集中精神而被诊断为ADHD。之后他服用利他林(一种中枢兴奋药)治疗数年,病情似乎有所好转,但有时护士跑到学校追着他吃药,搞得他在小伙伴面前很没面子。于是,他在13岁时决定用自己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又发现游泳训练能够让自己学会自律。 美国家庭治疗师玛里琳·韦奇博士认为,菲尔普斯的ADHD诊断不像是有生物学基础的疾病,或者是有大脑缺陷,否则即使有运动天赋也是很难克服疾病的。因此,家长们除了药物以外,也可以寻找其他治疗方法。美国注册心理健康顾问斯蒂芬妮·莎吉斯博士则认为,ADHD是生物、神经和遗传上的障碍,菲尔普斯没有“战胜”它。严格的训练帮助他控制症状,但没有消除问题。例如,菲尔普斯曾公开承认曾吸服大麻,还曾因酒驾被捕,年被美国泳协禁赛6个月。研究显示,如果没有接受中枢兴奋药的治疗,ADHD患者物质滥用的风险显著增加。长大不“多动”不等于就好了。 不要把ADHD当成“心理问题” ADHD很常见。医院早期干预科主任、儿少科主任曹莉萍介绍说,儿童中ADHD的患病率为5%,一部分人的病程延续到成人,而成人的患病率也有2.5%。这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确切病因不清楚,患者常常在儿童青少年期出问题,在幼儿园阶段表现出多动的症状,老是坐不住,经常走来走去,注意力不集中。在性别上,ADHD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1。 到了小学阶段,学校要求很严格,学生上课必须坐得住,而患者的表现就更突出了,很多人到了这时候才会被老师南京白癜风皮肤病研究所刘云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