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周末门诊,当我叫到下一位患儿时,只见进来一位年轻妈妈,她对我说:“医生,您能不能让其它家长都回避一下?我有一事要咨询。” 我心里想,难道是前来做心理咨询的家长?但为了尊重家长的意见,只能把另一位家长和孩子请到了门外等候。 “医生,我的孩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最近老是做眨眼睛,扭脖子的怪动作,说他多少次了,他总是改不掉,越说越严重。您不知道,他做这个怪动作时的样子有多难看,原来好好的一个人,若是这样一直下去,以后怎么去见外人?!还有,这个动作是不是他故意做的?会不会是他大脑出了什么问题?医生,我提一个要求,等会儿我孩子进来后您最好不要让孩子知道我带他来看的是这个问题,否则我怕会在他心里留下阴影,所以我特意让他和他爸爸在外面等着,我先把问题和您说好后再让他们进来。。。。” 还没容我插话,她已经说出一连串的要求和她的担心。听到这儿,我大概知道了病情,又是一个抽动症家长的担忧,经过一翻仔细询问,初步可以判断她的孩子是得了一种叫“抽动障碍症”,简称抽动症。很多家长往往会和“多动症”相提并论!其实抽动症和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病症,在一些孩子身上可以同时出现。 抽动症多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如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等所谓的怪动作,多见于头面部,但在孩子入睡后,这些怪动作也就不会出现。 刚开始只是一个怪动作,随着病情的发展,有些孩子会合并有嘴里发怪声音的表现,医学上叫“抽动秽语综合征”。因这年轻妈妈的焦虑情绪,我首先安抚她,孩子并不是有意做怪动作,而且也并不是大脑出问题,是得了一种医学上称作“抽动症”的疾病,它多见于男孩子,当然需要排除其它相关的疾病。若是单纯的抽动症,那是可以治愈的。 一过性的短暂抽动症,即抽动症状出现在12个月以内的,大部分都不需要药物治疗,只要家长不过份的去 若抽动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且出现多种抽动症状,经排除其它疾病后可以用药物治疗,但需要家长配合正规治疗,即在控制怪动作后还需要服药一段时间,若症状一控制后就停药,那么抽动症状又会重复出现,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有些病人会有反反复复的现象,因为多种因素会造成复发或加重,其中以紧张、焦虑、兴奋、疲劳、生病等因素比较常见,这也是抽动症的一个特点,所以服药治疗时间会相对较长!短则四五个月,长则需四五年才能彻底治愈。 抽动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刚开始可能是局部的不适造成的,如轻度眼睑膜炎时有些孩子会出现眨眼动作,但眼睑膜炎治愈后,眨眼动作始终不消失,并伴有其它怪动作的出现,这时候得抽动症的可能性就很大。 经过一翻安抚,这位妈妈才把焦虑的情绪放下,“医生,听您这么一说,我有点明白了,我应该早些来咨询的,我已经好多个晚上睡不着觉了,生怕孩子得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怪毛病!真的非常感谢!…..”随着他们一家人轻松的离开,我的成就感也增加了一点哈! 感恩有您,一路同行 医院 “关爱妇孺”志愿者团队 长期招募社会志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