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是怎么回事,能治好吗

时间:2018-3-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儿童抽动障碍是以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为主要表现,伴随心理行为症状为特征的一种儿童常见神经精神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声抽动是由于疾病引起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肌肉抽动,阻碍气流而发出的声音。膈肌抽动表现为叹气声、呃逆声:喉部肌肉抽动表现为干咳、清喉、哼哼声等;咽部肌肉抽动可表现倒气声;鼻部肌肉抽动多表现为吸鼻声。严重的患儿可以出现秽语。临床中发声性抽动常因呼吸道感染、情绪等诱因反复发作、加重,较运动性抽动治疗更加棘手。

1、肺脏郁热,痰热动风

黄某,男,8岁,河南郑州人,以“反复清嗓子、面肌抽动1年半”为代主诉,于年03月23日初诊。患儿1年半前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在他院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予抗生素等对症治疗,患儿发热、咳嗽症状消失,之后一直清嗓子,面部肌肉抽动,继续按咽炎治疗月余,无明显改善。1医院,查脑电图、头颅核磁共振无异常,耶鲁评分38分,诊断为“抽动症”,予口服西药治疗,患儿症状时重时轻,一直未能痊愈,故求诊于王世龙。刻症:频繁清嗓子,面肌抽动,纳眠可,大便偏干,小便正常。察其咽腔充血,扁桃体Ⅱ°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查其舌质红,苔黄白厚,诊其脉浮数。其个人史无特殊,平时容易反复咳嗽,爱上火,大便平素偏干,无家族史。

刻诊:患儿频繁清嗓子,时有面部肌肉抽动,流黄涕,咳嗽,咯黄痰,面色偏黄,多动不安,平素喜食凉饮料,大便较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浮数。王世龙诊为肺脏郁热,痰热动风。治以疏风清热,化痰熄风。方以桑菊饮加减,药用:桑叶12g,菊花12g,桔梗10g,杏仁10g,芦根6g,葛根10g,白芍6g,僵蚕9g,蝉蜕9g,谷精草6g,玄参6g,甘草3g。6剂,水煎服,分2次服。二诊:患儿流涕好转,咳嗽消失,清嗓子较前减少,面部肌肉抽动无明显减轻,舌脉同前。守上方继续服用7付。三诊:患儿流涕消失,未再咳嗽,清嗓子症状明显好转,面肌抽动较前减少,大便正常。舌偏红,苔白,脉细数。予百合固金丸调理月余,患儿诸症皆消,随访半年未再反复。

按根据抽动症的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肝风证、慢惊风等范畴。一般认为抽动症的病机多为肝风内动、心肝火盛、风痰阻络。王世龙通过临床观察,许多抽动症的患儿多发生在呼吸道感染同时或者之后,临床多有肺热相关症状,认为其发生与肺热相关。刘卓勋等研究肺热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小儿肺热与抽动症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患儿感受风热之邪,侵袭肺脏,肺失宣发、肃降而咳嗽,咯黄痰;风热之邪循经上扰,咽喉不利而频繁清嗓;热盛伤津,面部筋脉失濡而抽动不已。故喻嘉言云:“风火一炽,则五神无主,非退火则风必不熄”。桑菊饮切中抽动症病机,故效如桴鼓。

2、脾阳虚弱,痰邪内扰

刘某,男,9岁,河南洛阳人,以“反复喉中发声2年余”为主诉,于年3月11日初诊。患儿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吸鼻、喉中发吭,曾按鼻窦炎、慢性咽炎治疗半年余无效,病程中出现咧嘴、面部抽动转至小儿神经门诊诊为抽动症。外院查脑电图、肝肾功能、铜蓝蛋白均正常,服用硫必利治疗,面部抽动及咧嘴症状消失,但是喉中发声持续不减,服用礞石滚痰丸、温胆汤等中药效不显,并有加重。

就诊时患儿喉中吭吭作响,自觉喉中有痰,但咯不出,无咽干、咽痛,伴面色萎黄、乏力懒言、食欲不振、喜热恶冷饮,大便多溏,小便可。舌淡、苔白厚,脉沉紧。郑老师辨证:脾阳虚弱,痰邪内扰。治以温阳健脾,化痰熄风。方选苓桂术甘汤加减治之。药用:茯苓20g,桂枝6g,炒白术15g,炙甘草6g。6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二诊:服上方后患儿发声明显减少,自觉只有进食时有发作。舌脉同前,继服上方10剂。三诊:患儿自行停用硫必利,症状无反复,精神好转,食欲仍欠佳,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缓,改为六君子汤加减巩固疗效而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小儿脾常不足,易为饮食所伤,寒凉清热药物及金石重镇药物更伤脾胃,导致脾胃阳虚、运化失职、湿聚为痰,痰随气逆,上扰咽喉,气机不利,致喉中发声。痰邪上扰清窍则挤眉弄眼,上袭鼻窍则鼻塞耸动,上犯咽喉则喉中吭吭出声,流窜经络则肢体抽动。脾为生痰之源,故从健脾入手,用苓桂术甘汤以温阳健脾,化痰熄风。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原为治疗伤寒误用吐下所致脾气虚水气证和胃脘痰饮证而设,方中茯苓淡渗利水,宁心益气;桂枝温经和营,化气通阳;白术健脾燥湿,温运中阳;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四药合用,温阳健脾以治其本,祛痰化饮以治其标,标本兼顾,相得益彰。

名医在线

福寿堂门诊部名老中医介绍

王世龙主任,主任医师,早期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疑难杂症分会理事、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人河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题审题组成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疑难杂症副组长现在北京福寿堂坐诊。并担任《河北中医》《疑难病杂志》特约撰稿人,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门诊宗旨

“中医为本”“发展专科”这是门诊部的责任和义务,体现了门诊干部职工的重大使命。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传承下来,发扬光大,发挥特色,让老百姓享受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更好地为社会和广大患者服务。

门诊特色专科介绍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医药不是万能的,没有中医药也是万万不能的,中医药学既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巨大宝库,也是一个需要继续发展的科学。北京福寿堂门诊部把建好专科专病作为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的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是北京福寿堂门诊部业务内涵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门诊内设有中医内科、妇科、外科、儿科等科室,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优势。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发挥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同时我们研制开发出一系列剂型新、质量好、疗效佳的特色疗法,开创了中医药发展的新局面

门诊诊疗须知

在北京,看病难突出地表现为看好专家难,医院住院难。其中,为挂一个著名专家号,有的病人要彻夜排队,有的病人需要等上数月,还有的病人则不得不向“黄牛”出数百元购号。为了方便病友就医,解决挂号难的问题,北京福寿堂门诊部积极响应卫生部实行预约诊疗工作意见,切实推行“实名预约挂号”服务。为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满足更多患者看中医专家门诊的需求,北京福寿堂门诊部已经先行一步,改进中医专家门诊挂号制度。在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看名医更难的问题,门诊通过内请、外聘,集合了院内外一流的中医专家参加门诊;一方面增加中医专家门诊出诊数及诊量,另一方面采用实名制挂号,一人最多挂两个号,同时遏制门诊内部工作人员参与倒号现象,一旦发现即被辞退。

门诊部地址、乘车线路

北京福寿堂门部地处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三街72号,北京西站乘车线路:地铁9号线(北京西站上,国家图书馆下,4站),换地铁4号线大兴线(圆明园C口出,6站),换路(圆明园南门上,安宁庄东路南口下,11站),下车向南米即到;首都机场乘车线路:机场线(T3航站楼上,三元桥下,2站),换地铁10号线(北土城下,5站),换地铁8号线(永泰庄A口出,5站),换路(永泰路上,清河小营桥西下,3站),下车向西北米即到。

更多疾病相关知识及医患详情在线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吡美莫司乳膏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