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第455期小儿抽动症究竟是

时间:2018-10-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小儿抽动症,看似陌生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却不低。在我国,抽动症的发病率极高,且容易被误诊,被当做眼科、耳鼻喉科、呼吸科等疾病来看。那么小儿抽动症究竟是个什么病呢?

抽动障碍是一种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神经精神疾病,为一组原因不明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快速的、无目的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并可伴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根据病程和症状,抽动症可分为短暂性抽动症(1年以内)、慢性抽动症(1年以上)和托雷氏综合症(1年以上,症状包括了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2岁到青春期的孩子最容易患抽动症,男女比例约为2:1。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多数研究认为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多巴胺)失衡、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有关,可能是多种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综合征。

儿童抽动症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运动性抽动症状:频繁眨眼、挤眉、耸肩、嘴巴抽动、摇头;其次为发声性抽动症状:尖叫、发出怪声、清嗓、怒吼、吸鼻、甚至说脏话等;还有一种较为少见的为感觉性抽动症状,就是孩子会感到脖子、肢体难受,或压迫感、痒感、热感、冷感等或一种冲动、焦虑的感觉。眨眼是抽动症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这些症状往往会因为感染、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生气、惊吓、过度兴奋、过度疲劳、受到批评、疼痛刺激、突然停药、食物诱发等情况加重。

抽动症容易合并患有多动症、强迫症、品行障碍、学习困难、心境障碍、焦虑、自伤、社会技能问题、睡眠障碍、脾气控制困难等,从而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及心理造成不良的后果。

那么如何防治抽动症呢?

1.合理搭配饮食。荤素搭配,多食用当季蔬果。过食肥甘厚腻及辛辣燥火的食物,容易导致孩子脾虚及形成痰热体质,中医学认为痰热动风、脾虚肝亢容易引起小儿抽动症的发生。临床还发现,一些孩子吃了牛肉、巧克力、可乐等刺激性食物,会诱发或加重病情。

2.晚上10点前睡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中医讲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注重阴平阳秘。

3.保持愉悦的心情,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发现孩子有眨眼、怂肩等奇怪动作时,家长要注意,尽量不要马上当面制止并指责孩子,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而应该适度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4.尽量少接触声、电、光的刺激,即少用电子产品,少看电视。多参加兴趣活动,多到户外运动。家人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并鼓励孩子和人社交。

5.发现孩子有不寻常的症状及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确诊。以免错过治疗的较佳时期。

长按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十佳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