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美育儿知识孩子得多动症,可能是父

时间:2022-3-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9062173530431862&wfr=spider&for=pc

大多数人,都会“以名取人”。比如,听到“抑郁症”,我们就会想到情绪低落;听到“焦虑症”,我们就会想到精神紧张。

自然,当大家听到“多动症”,自然会联想到多动。

问题是:不少多动症的孩子,根本就不爱动!

“多动症”的真正名字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英文全称是: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简称:ADHD。

ADHD有很多表现,比如,容易分心、爱发脾气、缺乏时间观念、丢三落四、爱做白日梦、叛逆不服从管教……

在我国,至少有万孩子患有ADHD,也就是说,在学校里,每个班级至少有1-2名ADHD孩子。

成人也有4.5-5.5%的比例。因为70%的ADHD孩子的表现会延续到成年。

对多动症孩子来说,如不及时干预,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认知、学业和社交能力。那么儿童多动症是否能够预防呢?如果真的不幸患上了,又如何应对呢?

儿童多动症是什么,有哪些特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学龄期儿童的常见行为障碍,俗称多动症。是一种出现于儿童期并表现为多动、冲动和(或)注意缺陷等症状的疾病。通俗的讲,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过度和容易冲动。其症状及功能损害可以持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基本特征是:

学习方面:

由于患有多动症的儿童注意力较差,上课时难以留心听老师讲解;学习时难以集中精神;做功课、考试容易因粗心大意而犯错,因而影响学业成绩。

社交方面:

由于多动症儿童的活动量比一般同龄的儿童多,而自制力较弱。当他们与同伴进行活动的时候,由于“过度亲密”可能会因为多言或冲动的行为,与同伴发生摩擦,影响社交关系。

行为问题:

多动症患儿的行为问题很多时候是家长的学校的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