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要责怪抽动症孩子坏毛病,这才是你应
时间:2022-4-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医院专家指出,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行为慢性疾病,它不是儿童多动症。多见于4至12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90%以上在10岁以前首次发病。有的父母和老师认定是孩子调皮,而采取打骂责怪等教育方式,殊不知,这更提醒了患儿继续进行抽动动作,令抽动症状不但不能消失反而更加频繁。 抽动症常伴发其他行为障碍医院专家说,儿童抽动症发病逐年上升,与10年前相比,医院每年因抽动症就诊的患儿上升了5倍以上。该病是儿童期特发的行为障碍,与精神、心理、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且常共病其他发育行为的儿科疾病,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对立违抗、焦虑抑郁、强迫症状、睡眠障碍等。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抽动障碍儿童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共病率达到50%至60%,共病强迫症状的也超过50%。对儿童的自尊和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家长应为抽动症孩子营造宽松的氛围专家说,孩子若有抽动症状,不要责怪也不要一味提醒,应采取良好的教育方式,为儿童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因为抽动症的发生除生理和环境因素外,现在更多的孩子是心理精神因素所致。这些心理因素最主要的是压力诱因,如面临父母离异、家庭矛盾、学校冲突、课业负担等,孩子都会产生心理压力,儿童没有处理压力的经验,因此会变得紧张易动,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便可能以一种非正常动作的形式来释放。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治疗抽动症首先是要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避免各种紧张因素。家长要做的是协助医生寻找压力来源,找出让孩子紧张和冲突的原因,然后帮助孩子放松心情。医院专家认为,儿童抽动症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但由于该病的多数症状仅仅被家长认为是淘气或小毛病而被耽误。专家提醒家长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抓耳挠腮、挤眉弄眼、抠鼻子、耸肩膀,以及不停地清嗓子、爱说脏话、爱跺脚等坏毛病,不要急于训斥孩子,医院检查看是否患了抽动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