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找小爱聊过,她的孩子不到四岁,上幼儿园不久,被老师告状说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不行,平时要玩一些安静的游戏。 妈妈就困惑了,小朋友平时在家自己看绘本,能看十几到二十分钟,即使别人说话也不会被打扰,她还嫌孩子外出活动不够多,怎么就和那些调皮捣蛋的「熊孩子」划为一类了呢? 小爱问这位妈妈,那老师是根据什么认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呢? 妈妈说,老师是发现孩子听指令去排队,站一会儿就会跑掉,把他叫回队伍几次都会跑掉,而且没兴趣的课完全坐不住。 这算注意力缺陷吗?妈妈问。 不仅这位妈妈,有很多家长也有类似的心结。听人说话时心不在焉,做事三心二意,孩子是不是注意力有问题?被学校、早教机构的老师一说,就算不认同,心里也会开始犯嘀咕,看孩子哪儿都不顺眼,甚至想拖孩子去测一测多动症。 小爱邀请了台湾辅仁大学心理系副教授黄扬名老师,详细跟你聊聊注意力。悄悄告诉你,扬名老师可是工作记忆模型之父AlanBaddeley的关门弟子哦! 爸爸妈妈不用太紧张孩子的注意力发展,是很多爸妈担心的问题,原因不外乎是家长担心自已的孩子得了注意力缺失多动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如果真的确诊了,家长也希望早点帮孩子找到解决的方法,让他们的未来不要受到太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信息的发达,大家对于注意力缺失多动症有进一步的认识,加上媒体推波助澜说现在太多智能产品会导致孩子有注意力缺失的症状,很多爸爸妈妈看到孩子一些症状,就紧张得半死,担心自己孩子得了注意力缺失多动症。虽然从美国疾病管制局(CDC)统计的资料显示,美国孩子被诊断为有注意力缺失多动症的比例,确实随着时代而增加。但是诊断的标准也在改变,甚至有变宽松的现象,也就是说孩子比较容易被诊断为有注意力缺失多动症。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早年家长可能比较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