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爱做眨眼、噘嘴、耸肩等小动作?警惕小儿抽动症来犯!医学指导:广州中医院儿科陈晓刚教授文/赖东兰通讯员/欧阳学认陈晓刚,广州中医院儿科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心肝及脾胃病证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夜诊、周二、周六全天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家长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路过零食铺,孩子向自己忽闪忽闪地眨着“大眼睛”撒娇要买零食吃;跟小伙伴吵架了,孩子就撅起个连酱油瓶都能挂上的“小嘴巴”回家向自己告状……上述种种,均是人在孩童时期的“可爱”表现。但,如果孩子有频繁地做眨眼、撅嘴、弩鼻、摇头、耸肩、清嗓声等“小/怪动作”的习惯,你就要注意啦!这已不是“可爱”,而极有可能是小儿抽动症的预警信号,处理不慎或拖延治疗,会给患儿带来心理影响。案例:小孩总爱眨眼睛是什么原因?经常有家长带患儿来就诊,说小孩眨眼睛很久了,曾看过眼科,有用眼药水之后症状似乎有点改善,但之后还是频繁地眨眼,有些家长还发现,在家长骂他或他做错事的时候,眨眼会特别明显;或者还有这样的小孩,反复有清嗓声、干咳的症状,用过好些消炎药、雾化等治疗都没有见效,不定时的咳嗽,但是在晚上入睡后以上症状的消失。这些似乎是不相干的症状,其实均属同一疾病小儿抽动症的症状,是儿科常见的行为障碍。小儿抽动症的症状儿童抽动症多见于4-12岁之间的儿童。其主要表现为抽动的部位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频繁地眨眼、撅嘴、弩鼻、摇头、耸肩、清嗓声、喉鸣音、深呼吸、挺胸、弯腰、旋转躯体等“小动作”、“怪动作”,部分患儿还可产生模仿语言、模仿动作、模仿表情等行为。患儿的病情常有波动性,时轻时重,有时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抽动部位、频度及强度可发生变化。患儿在紧张、焦虑、疲劳、睡眠不足时可加重,精神放松时减轻,睡眠后完全消失。患儿智力一般正常,部分患儿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小儿抽动症的治疗小儿抽动症大部分可经治疗而愈或自愈,顽固者可延数年,甚至延续到成人。目前病因还不完全明确,考虑与遗传、体质、情绪或感染因素有关。抽动症可能给患儿带来心理上的影响,如因“怪动作”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不健康心理,对于病程较长的抽动症,其治疗变为棘手,带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医院专科诊治,进行药物及家庭治疗极为重要。中医药治疗小儿抽动症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特点,中医认为小儿抽动多与“风”、“痰”相关,治疗多以疏肝平肝、健脾养心、祛风化痰为法。我院儿科开设儿科多动、抽动专科门诊二十多年,对小儿抽动症的诊治具有较好的经验。觉得不错,请点赞↓↓↓皮肤白癜风名家治疗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