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11月05日 初诊 文某,男10岁 主诉:发热半天。 5岁半开始出现挤眉皱鼻、摇头转颈等症状,诊断为肌肉抽动症,吃西药半年,后因异常发胖,遂停药,一年前曾经中药治疗后症状明显减少。 刻诊:近5天加重,兴奋及紧张时易往右后侧倾斜抽动头颈部,动作较大,频繁,眼睛发痒,好动,面色晦暗,声音嘶哑,时时清嗓,有声带小息肉。纳眠好,汗多,大便偏干,2天1行,偶有尿痛。舌淡苔薄白微腻。脉弦细。 诊疗思路 此患儿诊断明确,为儿童抽动症。此病多表现为频繁地眨眼、摇头、耸肩等现象,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早期的儿童。男性发病率较高。多呈良性经过,也有难治性患者,顽固者可延续数年,甚至延续到成人。 一年前患者来诊时因伴有口腔溃疡,用潜阳丹加龙牡山萸肉等药,症状明显减轻后,未再就此病继续服药。中间因外感多次来就医时也只表现为较为多动,目痒。今次发病前曾因外感诱发过敏性紫癜就诊。紫癜病愈后一月再次发作抽动,且症状较重,影响日常生活。 从患者的表现看急躁不定,咽喉不利,头颈偏向一侧抽掣,转侧不利,且呈发作性表现,主要因情绪诱导发作,病机当责之为少阳失和,胆气不降;偶有尿痛,大便偏干,2日一行,当为三焦气滞,阳明不通;一旦浊气逆犯清窍,扰乱心神,以致心胆不宁。 《桂林古本伤寒论》“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圆运动古中医学》“少阳被下,胆经逆则胸满烦惊谵语,脾土伤则湿生尿短,身尽重。柴胡半夏人参姜枣,疏降胆经,茯苓桂枝,疏利土湿,铅丹龙牡,镇敛胆经,大黄泄胸下停积之相火化生之热,与土气中瘀住之热也。” 当下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处方 柴胡48.00g生龙骨(龙骨)18.00g 黄芩18.00g生莪术45.00g茯苓18.00g 生姜(鲜生姜)18.00g[切,自备] 生晒参18.00g桂枝嫩尖(桂枝)18.00g 煅牡蛎18.00g[打]大枣30.00g 生半夏(旱半夏)24.00g[打] 生大黄(大黄)24.00g[后下10分] 加冷水ml,后下大黄,文火煮取ml,分2次温服,药渣泡脚。5剂。 年 06月07日 二诊 倾斜抽动头颈部明显减少。诉有外感来诊,查:喷嚏,流涕,纳一般,眠好,大便正常。舌红苔根白微腻。脉弦微紧。 处方如下: 柴胡45.00g生龙骨(龙骨)18.00g 桂枝嫩尖(桂枝)18.00g茯苓18.00g 蝉蜕6.00g生晒参18.00g大枣30.00g 黄芩18.00g石菖蒲15.00g 生半夏(旱半夏)24.00g[打] 生莪术45.00g煅牡蛎18.00g[打] 生姜(鲜生姜)18.00g[切,自备] 生大黄(大黄)24.00g[后下10分] 加冷水1ml,后下大黄,文火煮取ml,分3次饭后温服,药渣泡脚。5剂。 患者家长诉小孩要上学,服药多有不便,因有上次的经历,又怕复发,故嘱病人每剂药,分3次服,一天一次,5剂可服15天。 患者按照这样的服法一直服至9月20号最后一诊:在诊室安静看书,完全未见倾斜抽动头颈部倾斜抽动、眼睛发痒、清嗓等症,面色白里透红,纳眠好,大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嘱停药。患者年12月19号陪母来看诊,一切正常。 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多用于治疗清窍被扰而致的各种情志、肌肉抽动、癫痫、失眠等疾病,方中加入的生莪术是获益于欧阳卫权老师在汉古讲《伤寒论》时提到的应用经验,以上方案我在临床应用于癫痫、儿童抽动症时,每每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谨记录在此,与同道共享。 ?往期回顾?═══════════ 白血病重度血小板减少治愈案 头风发作痛欲死,中医针药并施除 皮肤瘙痒 外感发热之变局 萎缩性胃炎临床治愈案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戚博士医案 白癜风能不能治愈好的中医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