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症可试用风药

时间:2020-6-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质量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中医理解为膏脂凝结,不能排出。风药其性多辛,轻清上升,向外趋表,可助健脾益气,升清化浊;可助补益肾精,利水除湿;助清热泻火,开郁通阳;助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在儿童肥胖症辨证施治过程中,恰当运用风药可取得良好效果。风药之名首见于李杲著作,提出“风药升阳”,治疗脾胃内伤杂病。因李氏未对其概念给予明确界定,经过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现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概念相对宽泛。风药是指具有升发、疏散功能的一类药物,其性多辛,轻清上升,向外趋表,具有升、发、散、化、达、窜、通等作用,风药在人体内可调节脏腑经络、运行气血津液,中医用药实践证明风药在心、肝、脾、肺、肾五脏病证的治疗中均可应用,方中配伍风药,可起到协同增效,四两拨千斤之效。肥胖儿童各脏功能失常,风药可助膏脂从体内排出。风药具升浮发散、宣通之性,可升发脾阳气,振奋气化,诚如学者说风药升举脾气。李东垣指出:“脾胃不足之证,须用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脾胃中阳气行于阳道及诸经,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气之和也。”在儿童肥胖脾虚湿阻型辨证施治中加用升麻、柴胡、防风、葛根、羌活、苍术等风药以升清阳,可助健脾益气、升清降浊,使膏脂不宜聚集,已有浊脂排出。风药性燥,又能胜湿,加用风药可达升气化水,利水除湿之效。五苓散中用桂枝增强茯苓等利水渗湿功效,是仲景风药配伍增效的典范。临床中许多风药均可选用,如羌活、独活、秦艽、仙灵脾、巴戟天、肉桂等。风药能升发肝胆,以资春生之气。《黄帝内经》:“肝在天为风,在地为木,王于春”;李东垣谓:“肝阳不足不舒,风药疏补之”。有学者总结风药可活血化瘀以破其滞,故在小儿肥胖的诊治中,适当佐以风药,可助肝木调顺,气血畅达,取“木郁达之”“结者散之”之意,助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之效,药用柴胡、薄荷、菊花、荷叶、香附、川芎、山楂、虎杖、鸡血藤等。参考文献:鞠丽.浅谈风药在儿童肥胖症中的运用[J].中医临床研究,,11(31):65-67.注:中药使用请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