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事眨眼睛乱动清嗓子,可能不是多

时间:2021-5-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好像天生好动,

不是眨眨眼睛就是动动胳膊,总是没有闲着的时候,

甚至还会说粗话,

其实他们的内心并不想这样做······

因为他们患了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很多人对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没有正确的认识,常被大人们灌以“坏小孩”的称呼,导致很多患儿没有得到及时的正确治疗。今天的《新疆名医堂》节目邀请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顾君晖、医教科主任王富强给大家解疑答惑:

什么是抽动秽语综合症?

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以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多见于2-15岁的男孩。病情常有波动性,时轻时重,有时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病因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引起体内生物学物质发生变化所致。

家长如何发现?

患儿会表现为:眨眼、皱眉、咧嘴、缩鼻、做怪相、摇头、挺脖子、耸肩、挺胸、扭腰、腹肌抽动、搓手指、握拳、甩手、扭臂、打手势;

抖腿、步态异常、喉中不由自主地发出怪声如干咳声、吼叫声、吸鼻声等;

有的出现说脏话、骂人、吐唾沫等。

常见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怪异、情绪激动、睡眠不安、学习成绩下降。

有的有攻击行为、自残举动等复杂表现。

所有形式的抽动都可能由应激、焦虑、疲劳、感冒发热等加重;

因放松、全身心投入某事而减轻,睡眠时消失。

可与哪些疾病相伴随?

有些抽动症患者会伴有一些强迫行为,即病人感觉必须重复做某一件事,如反复洗手或检查是否锁门了。还可伴有注意力缺陷,患者不能集中注意力或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困难,包括阅读、书写、算术及感知困难。行为冲动的患者可以导致过激行为或出现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有的患者可以出现睡眠行为障碍,包括容易早醒或呓语。

小儿抽动秽语症遗传吗?

研究表明抽动症可以遗传并且致病基因在不同的家族成员之间引起的症状不同。抽动症患者有较高的几率遗传到下一代。但是遗传的易感性并不一定完全发病,可以表现为很轻的抽动症,也可伴有强迫行为或注意力缺陷而无抽动。

小动作多,会不会是多动症,还是抽动症?

多动症是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的缺陷,同时可能伴有多动冲动行为。学习时小动作比较多,但这些小动作一般不像抽动症那样“奇形怪状”只是动得多(甚至很多多动症孩子只是注意力难以集中,根本就不多动),但没有令人反感的“抽动”。

当然,抽动症是指抽动障碍,孩子也常因为不自觉动作多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

两者的治疗也完全不同。

一时抽,一世抽?

患抽动症的孩子时有反复,又被告知是一种与心理有关的障碍,家长有时就会很绝望,以为这是一种终生性疾病,要治疗一辈子。

抽动症确切地说是一种运动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孩子的病情会有逐渐缓解的趋势。大约50%的孩子青春期过后,抽动症状会自然缓解;25%的孩子没有完全缓解,但抽动症状明显减轻,基本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只剩下25%的孩子,抽动症状可能会迁延到成年。

如果开始时能积极治疗,大部分孩子都能有所改善。不少孩子往往因初期没能坚持治疗而导致迁延,一旦迁延,就可能到了成年仍控制不良。

会影响孩子智商?

这不会对孩子的智力造成影响,更不会有生命危险。孩子可以正常活动、学习和工作。当然,症状频繁出现,孩子形象受损,会因此影响他的人际关系和自信心、自尊心,形成孤僻、冷漠、怯懦的性格,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从这个角度说,抽动症是一定要干预治疗的。

药的危害大于病,不如不治

治疗抽动症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还可能使孩子变得迟钝,抽动症本身反而不会使孩子变笨。既然如此,与其让孩子承受这样的不良作用,还不如让他抽动好了。

治疗抽动症的主要药物是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泰必利、氟哌啶醇,常用的中成药:天麻素、多动宁胶囊、地牡宁神口服液等,还要辅助心理治疗和专科治疗。如果不进行治疗,疾病对孩子身体的困扰将是一个问题。孩子那些异于常人的行为,会使他的性格、情感、人格、社会功能等成长受阻,这才是更让人担心的。

家长和老师怎样正确对待儿童抽动症?

①切莫责怪孩子,因为越责怪、越强制,他就越感到紧张、不自主动作就越频繁,孩子会渐渐变得胆小自卑。

②帮助孩子排除紧张感和恐惧感,家长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平静和自信的气氛中,无论他的动作如何使人生气都不要模仿他、取笑他。

③家长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游戏和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另外要启发孩子从事适当的体育活动,因为体育活动会帮助孩子摆脱自己的封闭状态,振作精神而达到完全放松。

④对极少数顽固性抽动症的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用意念去克制自己的抽动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法,只要孩子的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行为。

编辑:杨竹监制:许红涛审核:孙建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