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你好!今天是12月22日星期二 今天我们从神经解剖学和神经心理学的角度谈一下多动症(ADHD)。 要理解多动症,我们必须理解正常自我控制是怎么发展出来的。 然后,你才知道ADHD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自我控制的内容有三个: 抑制(Inhibition) 你需要停下来,想一想应该怎么做。当人们说“三思而后行”时,就是要你在行动之前多思考一下。“谋定而后动”,说的也是一个意思。就是思考在先,行动在后。“成功属于耐心等待的人”。我们与其它动物的区别是人类可以等待,可以把刺激和反应两者分开。也就是人的大脑可以过滤掉很多刺激信息,不对之起反应。而其它动物则很难做到,这种把刺激和反应两者有选择性的分开的能力叫“解耦联”。我们可以延迟满足,而其它动物很难控制自已。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得先有能力停下来。抑制也有三种不同的能力表现,这三者在多动症孩子身上都有不足。1、抑制即刻反应的冲动比如见到好玩的东西就马上想得到,得不到就无法自控。2、当到时间需要做别的事情时,可以中断正在进行的行为。到了写作业的时间,却无法放下游戏机;应该去睡觉了,却不能停止看书。你无法停止正在做的事情,尤其是它还有吸引力时。正是缺少了中断正在进行的行为的能力。这时,多动症的孩子就无法停下来,去做更重要的事情,更有价值的事情。而且,不是能马上看到结果的事情,比如准备一个月以后的考试。3、抑制不相关的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你的行为和工作记忆合作,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不被其它的事情所打扰和分神,对于和目标无关的刺激不做出反应的能力。所以,你需要有能够抑制不合适的行为的能力。你会发现,多动症的孩子容易分神,并不是因为觉察能力的问题,而是抑制能力的问题。 多动症的孩子并不是比其他孩子更敏锐,或者能发现更多的能力。 不同点是他们对于这刺激做出反应。 他们会起来,对刺激做出反应。 所以你经常发现多动症的孩子在课堂上经常离开座位。 当他们因为一件事情分神以后,不会马上回到原来的学习任务上,而是越跑越远,完全忘掉了最初的目标是要做什么的。 所以,多动症的人成年以后这种行为模式也不会变化。他们每天忙于琐碎的小事情,不断应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而把重要的工作都忽视。他们并不是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却只是控制不住自已对于新出现的情况做出反应。比如打开电脑本来要写一篇方案,却因为一个弹出的广告框而东点西点,看了一大堆不相关的内容,时间消耗完了,方案却是一点眉目也没有。所以,不能及时完成工作是重要的问题。上面三个都是抑制能力的表现,在多动症身上都是有缺乏的。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 自我调节是五十年前斯金纳(Skinner)定义的,也是包括三个内容。 1、引导行为朝向新的方向 首先也是停下来,这时你不是简单地直接对于外界的刺激做出机械的反应,而是由自我来控制过程。你会采取相应的行为,但是出于自已的决定和考虑,并不是因为环境的吸引,别人的要求。你在从不能反应性行为,到有目标的行为上来,这种行为的调整是为了未来更远的目标做努力。“匹夫见辱,拔剑而起。”这是对于刺激简单的反应。大将韩信可以“受胯下之辱”,因其取志长也,就是调节了自已的行为。不只是简单的反应,而是为了更高远的目标,为的是改变未来的结果。十年寒窗苦读,是为了可以“知识改造命运”,这是在改变未来,而不只是当下的满足。实际上,是牺牲了当下的满足。他们不是当下要结果,而是刻意不去做一些事情,不对诱惑的事情反应。 对那些可以即刻获得快乐和舒服的事情说“不”,不当美好的事情轻易发生。 他们要的不是当下的即刻满足,而是转开身去,忍受着艰苦的努力完成学业,甚至许多年的时间,读完硕士博士,终于有所成就。 他们不是马上开个直播,做个电商带货,获得即刻的收入。 他们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改变未来的命运。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 马春树于北京空港 提升孩子专注力,改善学生学习状态,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欢迎加入“春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