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行医点点滴滴,看病、读书、思考、写文章,进与病谋,退与心谋,不网诊不咨询不科普不商务合作……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务实求真,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这是一位抽动症患儿家长的反馈,两三年的小儿抽动症眨眼睛,泡了一周的益智泡脚散,抽动症状基本都消失了。后又用健脾泡脚散散搭配益智泡脚散巩固治疗,面部发暗的区域已经开始缩小。这算是见效比较快的病例,多数患者见效没这么快,这是我的临床客观事实。 《黄帝内经》上说“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从目前的临床实际来看,不仅是35岁的女性开始面色憔悴,只要是脾胃出了问题,功能失调,面部都会有征兆,归根结底是脾胃的问题导致了足阳明胃经出了问题。中医经络学说认为阳明主面,尤其是足阳明胃经,在面部循行最为密集。 临床上有许多的儿童面部有一块皮肤颜色略发白,不同于白癜风那种色素脱失,而是隐隐发白,与周围皮肤行成显著差异,我称之为消化不良癍。而实际上,说它是癍有点不确切,其实它才是应有的正常面部皮肤颜色,而周围大片的黑色皮肤,那才是不正常,是一种病态,是脾胃问题的征兆。所以,有些孩子通过调理脾胃,脸色越来越白,原来广泛的黑色皮肤慢慢消退,直至完全消失。 之前我写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患有小儿抽动症,这里面原因很多,比如家庭、社会、情绪心理等,但又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脾胃的问题。有些是属于脾虚,造成土虚木摇的状态,如同贫瘠的土地长出的树木,经不起风吹,摇晃不止。 有些是属于饮食积滞,阻碍肝气疏泄,郁结日久,化热生风。而脾虚与积食又是相互影响,难舍难分,吃的太多难以消化,肯定要积食,积食就会增加脾胃负担,“过用”会导致脾虚,脾虚又进一步导致消化能力减弱,更容易积食,哪怕吃的不多也会积食,形成恶心循环。 所以,儿童饮食要根据孩子的消化能力与实际情况,不是吃的越多越好,许多儿童疾病其实都是吃出来的。比如有的孩子感冒,都会认为是然病毒细菌,或者感受风寒,这只是外因,很少有家长去
|